中国军迷“派系”众多 女军迷如同大熊猫(图)(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军迷“派系”众多 女军迷如同大熊猫(图)(2)
2009年08月24日 15:02 来源:中国国防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各不相同的追寻

  军迷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群体,并非千人一面。军事的学问很大,军迷们也是各有所爱,迷得也是各有专长。记者接触了众多军迷后发现,时下的中国军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兵器迷。军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兵器迷,甚至有“不懂器非军迷”之说。在外人眼中,兵器迷大多是对各种武器装备的性能数据如数家珍的“理论家”,但这只是表面,很多军迷还对实物进行搜集和占有,我们通常称之为军品收藏者。

  望远镜、水壶、军服、手电、弹夹包、军用小刀等都在他们收藏之列。据记者了解,这些军迷从网上、军品店、旧货市场等多渠道淘到宝贝后,或在家中慢慢把玩,或在三五同好之间拿出来显摆,博得别人的惊呼,满足一下小小的成就感和虚荣心。当这些小聚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大型军品秀活动就出现了。大型军品秀是军迷交流藏品的大会。记者曾参加过两次,现场集中展示了美军、苏军、我军等军品,二战的、越战的、现役的藏品琳琅满目。

  兵器迷中还有一部分是军事模型爱好者,他们收藏或制作军事模型。飞机、战车、舰船,无一不是他们鼓捣的对象。记者见过最大的军事模型有半人多高,将近两米长,最小的也就手掌般大小。军事模型爱好者以18岁至25岁这一年龄段为主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心灵手巧,因为制作模型是个十分精细的活儿。

  尹庆锋,模型圈里的资深玩家,曾经为做一个二战时的军事情景模型,用2000多个零件组装出一个德军坦克模型,但这仅是第一步,他还要做出地台、人物、配件等等,并组装在一起,再经过喷漆、上色、做旧等步骤,这样一个军事情景模型才算做出来。军事情景模型表现的是历史大背景中的一个小片段,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因此要比单一的模型表现力更强,但所用时间也很长,通常要两三个月之久。

  战史迷。 军迷中还有一部分是战史迷。他们对战史中的人物或战役、战斗有着浓厚的兴趣。这部分人研究战史,一般以自身的兴趣为出发点。比如,因自己的父辈曾经是15军的一员,他就会研究父辈曾经鏖战的上甘岭战役,继而研究整个朝鲜战争。他们还经常举一反三,对现在的热点或冲突等发表高见,指点江山。

  战史迷也是分“派系”的,如“二战迷”、“抗战迷”等等。在外军战史方面,二战迷比较多,因为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场世界大战,留下的资料很多,而且集中了一批经典战役、著名战将,这些都让战史迷们如痴如醉。我军方面,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是军迷们研究扎堆的方向。“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军史上的著名将领也是军迷研究的对象。外军的巴顿、隆美尔、朱可夫等都有大批的粉丝。我军的战将,如刘伯承、粟裕等也受到很多军迷追捧。

  研究相同主题的战史迷经常相互切磋。比如某位军迷对一段历史资料提出质疑,就会在网上发帖号召大家来答疑。有的人从照片中找到证据进行佐证,有的人以某个人物回忆录里的话来证伪。在这种不断跟帖回帖的过程中,军迷们增加了自己的战史知识。此外,互联网的普及也方便了大家战争观的表达,于是对战史资料的判读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士的特权,战史迷中也出现了一些专家级人物,如萨苏、冰冷雨天、双石等。他们被网友称为“大佬”。

  网络和斗室只是战史迷们展示自己的一小方天地,很多时候他们还拿脚步丈量历史。“烈士的英名永存,人民的心头永热”。一个网名叫颂剑的我军战史迷经常到祖国各地参观烈士墓地、纪念碑,给烈士献花。他经常在清明节给赵一曼烈士敬献花篮,“只为了心头那一刻的振颤。”这个军迷活得有信仰、有追求。还有一个近3000人的军迷组织以“互助抗日老兵论坛”为依托,经常开展给老兵捐助、爱心义卖、老兵走访等活动,关注老兵的生活、整理他们的资料,为将来留下一份宝贵的口述历史遗产。

  理论迷。理论迷是军迷圈中的高端群体,人数也相对少一些。沈克尼,一个军品收藏者,更是一位理论迷。他对日本军用地图和军事地理志即兵要地志的研究在国内水平很高,还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还有几人在他的引导下,由当初对军品的收藏,上升到对军事学术的研究。年少的谈用兵,年长的谈建军,其中有真知灼见者不在少数。在前不久召开的北洋海军成军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一些军迷提交的论文就得到了大会好评。“这些论文代表了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史研究的新趋势,尤其是将近代军事技术知识引入到战争史的研究中这种研究方法,应该予以重视和推广。”这是与会国内外专家对军迷的认可。这些军迷来自于中国海军研究会,它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研究近代海军史、战争史的民间组织,现有会员2000多人。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