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将继续审议人民武装警察法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草案、行政强制法草案,首次审议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草案。图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作关于人民武装警察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周兆军)全国人大常委会24日第三次审议行政强制法草案,草案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
行政强制法草案曾于2005年12月和2007年10月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表示,此前审议时,有些常委委员提出,实践中发生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过程中侵害公民、企业合法权益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程序不规范。法律在规定行政机关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同时,应当从程序上加强对公民、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为此,法律委员会经同国务院法制办研究,建议增加规定:“行政机关依法查询企业的财务账簿、交易记录、业务往来等事项,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并应当保守所知悉的企业商业秘密。”“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强制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或者执行错误的,应当恢复原状,返还已被执行的财产;不得返还原物的,按市场价折价赔偿。”
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专家提出,目前行政强制措施的执法主体比较庞杂,有的地方和部门将行政强制权委托给社会组织和不具备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有的甚至雇佣临时人员执法,执法的随意性较大,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的法制的严肃性和政府的形象。法律委经同国务院法制办研究,建议增加两项内容:“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正式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
草案还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