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祁连山下,滔滔黑河水畔,居住着我国唯一、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美丽的风光遍野的牛羊,雪山脚下千里迷人的画廊,幸福的岁月飘散着酒香,裕固人的家园是人间的天堂。”这支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广泛传唱的歌曲,用动人的旋律唱出了裕固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自豪和颂扬。
穿越时空的隧道,登高望远,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聚焦这段难忘的历史,追寻60年的足迹,盘点60年的成就,述说60年的发展……
6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肃南地区广大牧民翻身解放,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从1949年到2009年,肃南裕固族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灿烂阳光,沿着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进程,呈现出了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和谐安定、社会进步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欣欣向荣景象。
吃穿住行见证沧桑变化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妖魔舞变迁。
在新中国成立前,广大裕固族牧民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褐子织了几十卷,身上衣服无遮拦;干柴打了无数捆,手脚冻裂鲜血流;酥油打了上千桶,肚子里吃的是青稞糠。”这是新中国成立前肃南地区贫苦牧民的真实写照。
95岁的大河乡松木滩村裕固族老人柯正福说,新中国成立以前,他家里有9口人,只靠20多只山羊维持生活,一年四季根本吃不到米面,多的时候只能磨吃谢节(一种牧草)草籽面,采喝野茶。有时从农区来的小贩子用驴驮着卖些小米、青稞、榛子之类的粮食,牧民们用药材、猎物或牲畜换上几斤,用来改善生活。
至于身上穿的更是寒碜,柯正福老人说,当时牧民普遍穿的是羊毛褐子,先用羊毛捻成线,织成布,然后一块块拼起来。这样的衣服非常粗糙,穿在身上极不舒服,时间长了身上到处磨得流出了血,尽管如此,不管是冬是夏也只有这么一件。很多家庭的十六七岁的孩子都没有穿的,光着屁股。新中国成立前,他从来都没有穿过鞋,脚上磨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说起居住条件,柯正福老人说,新中国成立前牧民们居无定所,一般的牧民家庭一年四季都住的是帐篷,有些特别困难的家庭只能住阴湿的窑洞或窝棚,冬天给富人家打短工勉强寄宿。裕固族牧民居无定所,祖祖辈辈过着‘一顶帐篷转一年,一年四季荡草原’的游牧生活。
那时,肃南地区经济上实行的是私有制,政治上实行的是部落头目、总圈头为首的封建部落管理制和国民党保甲制相结合的残酷统治,某些方面还保留着封建农奴制的痕迹,生产资料绝大部分被私人占有。部落公有草场名义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但穷苦牧民少有牲畜,实际上草场仍被部落头人或有钱的牧户占有。除此以外,穷苦牧民还担负茶马税、草头税、兵役税、修路税、壮丁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部落头目还利用征收“官马”、“官羊”、“官毛”、“官皮子”等税费的机会,乘机进行横征暴敛,盘剥牧民,绝大多数裕固族牧民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差多、租重是贫苦牧民身上的“两把刀”,为头人、圈头、富户扛长工是贫苦牧民的生存之路。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之初,由于历经贫苦、战乱、瘟疫、迁徙,仅剩帐房千余顶,牲畜5万头只,裕固族人口不足3000人,裕固民族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拨开乌云见晴天,共产党来了苦变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群众的日子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却是最有说服力的——
1997年,全县整体跨入牧区小康县行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155.92万元增加到9.47亿元,增长607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22元,是1958年124元的44倍;
经济的发展也体现在了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随着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餐桌上的食品越来越丰富,饮食结构也更趋合理,除传统的酥油、炒面、奶茶、手抓肉外,大米、精面和蔬菜、水果、鸡、鱼等各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已端上了裕固人的餐桌。目前,全县各乡镇都已建有蔬菜日光温室,西瓜、西红柿、茄子辣子等瓜果蔬菜都已在高寒山区“安家落户”,农牧民一年四季都能够吃上新鲜蔬菜。柯正福老人的小儿子在兰州工作,大儿子在家放着100多只羊,100多头牛,每年冬天家里都要杀1头牛、几只羊作为肉食。至于随时可以吃到新鲜蔬菜、时令水果,他“以前想都没想过”。
如今,在肃南县城乡,牧民群众穿衣不再局限在传统的服装上,各式各样的知名品牌服装成为人们追逐时尚的体现,姑娘们花枝招展,小伙子们西装革履,很难分清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饱经苦难的柯正福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倍感幸福,他撩起衣襟“炫耀”着层层落落的衣服:保暖内衣、棉衣、马甲、中山装外套,“穿着既舒服又暖和。”
新中国成立前肃南地区没有一条正式公路,仅有总长320公里的驮道13条,多经悬崖峭壁,人畜伤亡事件时有发生。骑马走路,用牛搬运东西,对贫苦牧民来说是一个奢望。79岁的裕固族老人耿三友说:“以前,我们到附近农区换些粮食,来去都是人背着走,几十斤东西,五六十公里路,来回一趟确实够呛。”现在,县、乡、村为中心的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摩托车成了牧民的代步工具,转场搬房子,拉运货物,多数家庭都有机动车辆,城乡人民群众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
近几年,县上实施了牧民安居工程,全县共建牧民定居点19个,100%的家庭都建有定居房,95%左右的农户达到了砖木或砖土木结构,有500多户农牧民修建或购买了两层楼,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41平方米,牧民们告别了祁连山的寒冷和潮湿,住上了宽敞明亮、温暖舒适的砖瓦房、楼房,条件和城里人相比毫不逊色。与此同时,农牧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四通率”(水、电、路、通讯)分别达80%、89%、100%和94%。
县城红湾寺镇,新中国成立时,只有一所规模不大的寺院,几户破烂不堪的民房。经过几代人的建设,如今一座美丽的高原山城展现在人们面前:街道宽阔,楼房林立,信息发达,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健全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对此,72岁的大河乡裕固族牧民安进禄老人感慨万千:“要不是党的政策好,咋能住上这么好的楼房呢。”安进禄老人现在住的楼房有83平方米,是两室两厅结构,总共花了6万元,政府除出资修建附属设施外还补贴了8000元。老人说,在他看来自己的房子自己掏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政府帮着投资建房,他做梦都没想到!
随着牧民收入的增加和政策的扶持,牧民群众不仅有了定居住房,还在转场放牧的夏场、冬场、秋场也建起了固定住房,流动放牧再也不用人背牛驮地搬运帐房,只需带上生活用品和口粮就行了。
住房条件改善了,裕固族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在康乐乡牧民安国增家中,大屏幕彩电、冰柜、洗衣机、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厨房里还用上了液化气灶,没有了烧柴、烧牛粪的烟熏火燎,过上了城里人“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生活。在肃南牧区,这样的牧民家庭随处可见。
从帐篷窑洞到定居的变化,彻底改变了裕固族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况,千百年来一直处在战乱不堪、颠沛流离的裕固族人民摆脱了贫困落后的艰难岁月,终于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