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60年的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事件当中,你都能听到它的身影;作为亲历者和传播者,60年当中它与共和国一同成长,一同进步;岁月的变迁改变的只是它的容颜,不变的是它为几代中国人留下的集体记忆;60年来,它印证的不仅是一个民族复兴的不屈誓言,更是这个民族不断走向富强的坚定轨迹。
从点燃过无数人科学热情的矿石收音机和电子管收音机到能随时随地接收声音、图像、文字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60年的岁月恍如隔世一般。
一台收音机,一段难忘的记忆。
每台收音机背后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每台收音机上都留下了共和国科技发展的脚印。在60年后的今天看来,一部新中国广播技术发展的历史更像是一部国家日渐繁荣昌盛的经济史,一部人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文化史。
当你凝视着那些陈列在玻璃柜里尘封已久老式收音机时,你会发现,它们俨然已成了一个个时代的记录者;当你在那些“大喇叭”前凝神细听时,那悠远、浑厚的声音似乎正在讲述着那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1949: “话匣子”里的开国大典
1949年8月,距离开国大典还有一个多月,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大典当天天安门广场欢乐的气氛,北京新华广播电台(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已提前进入了直播的准备当中:采访参加检阅的部队和参加游行的群众,撰写广播稿,调试现场设备……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就在此时,一个问题却难住了技术人员——没有大功率的扩音喇叭能将城楼上主席台的声音传至整个广场。在民族无线电工业发展几乎一片空白的当时,仅有的几家无线电厂也因战争的原因破旧不堪,哪里去找大功率扩音喇叭?最后时刻,技术人员灵机一动,将9只喇叭装在一块板子上,制作了一种大型扩音机才终于解决了问题。借助类似的“土办法”一个个的难关相继被攻破。
紧张的工作中,时间很快来到了10月1日。这一天,广场上站满了来自各界的群众,受阅部队全体肃立,人们都静静的期待着伟大时刻的到来。就在此刻,距北京数千公里之外的广西的一个偏僻的苗族村落里,数百名解放军战士和苗族群众挤满了整个打谷场,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一同屏息等待着,被激动的人群围在最中间的是一个黑色的“话匣子”。
下午3点钟,庆典准时开始。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话匣子”里的声音一起,打谷场上也随即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人们振臂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打谷场上的口号声和“话匣子”里天安门广场上首都群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1950—1968: 激情似火的“第一”年代
开国大典当天的直播大获成功,通过收音机,刚刚获得解放的工人、农民,大学校园里的师生,还在剿匪前线的解放军战士都在第一时间获知了这激动人心的消息。在传递着喜讯的同时,收音机这个“神秘的话匣子”也开始为更多的中国人所熟悉和喜爱。
在这之后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在一个80%人口是文盲的国家,发展广播事业的重要性。1950年4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对当时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
当时的中国,无线电工业发展严重滞后,还不能自主生产收音机,市场上的产品不是来自德国、美国的“进口货”就是国内厂家的“组装货”,拥有5亿多人口的新中国,全国仅有收音机100万。收音机在那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稀罕玩意儿”,一般都被小心翼翼的安放在部队、厂矿和学校的宣传部门或者广播室里。没有那么多收音机怎么办?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厂矿和学校里,四处高高竖立的高音喇叭便临时充当起了“公共收音机”的角色,党的方针、政策和举措经由放在广播室里的收音机,再通过高音喇叭传遍了五湖四海。
经过三年恢复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老百姓都渴望能拥有自己的收音机。1952年,国家决定在南京无线电厂开辟一条完全国产化的收音机生产线,以带动电子工业发展。同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套国产收音机电子管在南京电工厂研制成功,收音机核心元件国产化的问题终于被攻破。相比之下,而后电阻、电容、喇叭、开关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就轻松了许多。次年3月25日,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电子管收音机在南京试制成功,定名为“红星牌502型”。中国只能依靠进口外国元器件装配收音机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这看似高速的研制过程,不但凝聚了研发人员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更为我国电子工业此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初,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与收音机制造密切相关的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技术被列入《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当中。中国的电子工业和收音机制造业随之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当中,中国第一支晶体三极管、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第一台晶体管车载收音机、第一条现代化晶体管收音机生产线相继问世,多种型号、各式各样的收音机开始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家庭。
1969—1979: “三转一响”给新郎的烦恼
进入70年代,收音机开始成为中国普通家庭客厅里的“推荐配置”。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电视机和电视节目还极为稀少,影片也十分单一,人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收音机几乎成了人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茶余饭后,能有一台收音机,听听新闻、天气预报、戏剧、曲艺和说唱,就成了不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生活。那个时候客厅正中若能摆上一台崭新的“红灯”牌晶体管收音机,可比现在47英寸的液晶电视还要气派。要是还能有一台可随身携带的半导体收音机就更羡煞众人了。
就在这个时候,为现在50岁上下的人们所熟知的流行语“三转一响”开始悄然兴起,成了每个新娘都梦想的嫁妆和中国结婚置业的通用标准。其中的“一响”指的就是收音机,另外三件分别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
说起“三转一响”和当年提亲时的场景,今年56岁的李大爷乐的嘴都合不拢了,像是又回到了30多年前的那个理着短头发、穿着中山装的精干小伙。可当时的李大爷却没有今天这么开心,当时气头上的一句话差点毁了这门婚事。
与爱人谈了快两年,李大爷原以为结婚就是去领个证、办几桌酒席的事,可没想到,就在结婚前,女方父母把李大爷请到家里,郑重的提出,现在生活好了,女儿的婚礼不能再一张黑白照片,几斤水果糖,几桌酒席就打发了,起码要“三转一响”。这一说不要紧,当时每月工资和津贴加到一起只有40多块钱的李大爷立马犯起了嘀咕:这“三转一响”,每件算起来都一百多元以上,每月的工资让一家上下吃饱穿暖后早已所剩无几,哪来的钱去买什么“三转一响”?由于当时物资匮乏,柴米油盐酒肉茶都要凭票供应,这“三转一响”更是每一样都少不了。即便是有钱,也不是说想买就能买得到的。
“要不这婚我就不结了”,李大爷气头上这句话差点断送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最终,在两家父母、亲戚、朋友和邻里的倾力相助下,李大爷总算是凑齐了“四大件”过上了滋润的小日子。
1980—1999: 广播情缘催生中国收音机制造业大变局
70年代末,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我国电子工业日渐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共和国广播事业也迎来了最辉煌的10年。此时,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独领风骚近30年的收音机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即便是在偏远的农村也能随处可见。
思想大解放后,广播事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广播节目不再是“假、大、空”,文艺节目也不再是样板戏和口号式的歌曲。英语教学讲座、评书、小说连播、广播剧、中外名曲、比赛实况……节目丰富多彩,内容引人入胜。刚刚由信息闭塞、生活单调、气氛压抑的十年文革中走出来的人们如获甘泉一般,三三两两的簇拥在收音机旁,随着播音员动听的声音心潮起伏,不能自抑。
“嗒滴嗒、嗒滴嗒、嗒嘀嗒——嗒——滴——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相信生于七八十年代后的一代人会立即对这段声音产生共鸣,对他们来说《小喇叭》已成为童年回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时候,收音机在家庭中作用和地位即便是今天的电视机、电脑也无法比拟。除了孩子们外,那时候父母们用它听时事政治和天气预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天气状况,老人们用它来听大戏,全家其乐融融,各得其所。
广播故事《西游记》中,孙敬修慈祥、沉稳又富于变化的声音,打动了多少年轻的心灵;1986年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赛场上,宋世雄极富节奏感和感染力解说又让多少体育迷为之疯狂。收音机让80年代的中国人度过了一个最为难忘的10年。
80年代末,在中国大多数城镇家庭的客厅里,原先摆放收音机的位置已经被黑白或是彩色电视机所占据,条件稍好的家庭还会专门为此购置一个电视柜,并精心缝制出一顶漂亮的电视罩。
1987年的中国,一段电视广告引起了人们注意,并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那天晚饭后,人们像往常一样收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但在节目结束之后,观众们突然发现:一个打扮时尚的摩登青年从屏幕中冒了出来,喊出一句“哇!燕舞收录机!”然后,随着音乐抱着电吉他边跳边唱起来,“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还很少接触到电视广告的中国人从此知道了“燕舞牌收录机”。当时在北京甚至还一度出现过雪夜排队买“燕舞”的业界奇观。
90年代中期,日本进口的磁带随身听、CD、VCD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年轻人中很快流行起来,刚刚兴起还没多久的国产收录机与传统收音机一起被迫加入了滞销的行列。
90年代末,在国内大多数无线电老厂面临转制或是倒闭的时刻,广东东莞一家名为“德生”的公司却专门造起了收音机,并陆续推出了数款新产品,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收音机品牌之一。中国收音机制造业和广播事业新的一次大变局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2000—2009: “老广播”也有新春天
2000年之后,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样东西,开始渐渐为中国普通民众所认识。“ICQ”“BBS”“IE”……这些单词也开始出现在人们日常的谈话当中。与收音机的命运相似,同样火爆了10年左右的电视也日渐走向了边缘。网络和计算机的结合深刻而有力的开始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结构和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少学者忧心忡忡的宣称,报纸、广播和电视这些传统的媒体都将不是网络的对手,面临着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早已落入冷门、面临寒冬的中国收音机制造业和广播事业又将何去何从?
2000年开始,各地的广播电台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和网络直播平台,并同时向平面媒体扩展。网络在与传统广播抢夺受众的同时也帮助传统广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增强了与听众的交流和互动。
在技术方面,以DSP(数字信号处理)、二次变频为特征的新技术继续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DSP集成电路技术带动了收音机进一步向模块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现在的收音机开始变的“随处都是”,电视、MP3、手机、闹钟甚至连手表、耳机都内置收音模块,人们几乎已经数不清家里到底有多少设备可以当做收音机来用。
在向小型化和模块化发展的同时,主打与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相结合的卫星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部分地区试用。用更通俗的话来说这种技术就是“手机电视”。虽然称为“电视”,它却更像是网络、电视和广播的混合体。与传统声音广播相比,这种广播具有能与CD相媲美的高清晰音质,并可接收图像、视频和文字。在节目选择上也更为灵活和自由,允许用户随时点播自己喜欢的节目。
可以说,以数字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广播,将成为传统音频广播新一代的“接班人”。借助新技术古老的收音机终将迎来自己崭新的春天。
中国收音机60年大事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进行了实况广播,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转播,大典的盛况通过收音机传到了全国的城市和乡村也传向了全世界。但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刻,中国民族无线电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收音机几乎都是国外品牌,国内无线电制造企业只能以进口整套散件方式进行少量生产。拥有收音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1951年3月1日 中国第一个专业电子管厂——南京电工厂成立;
1952年11月20日 中国第一套国产收音机电子管在南京电工厂研制成功;
1953年3月25日第一台全国产化电子管收音机“红星牌502型”在南京试制成功,结束了我国只能依靠外国元器件装配收音机的历史;
1956年11月 中国第一只晶体三极管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应用物理研究所诞生;
1958年3月11日 第一台国产半导体收音机在上海试制成功;
1958年5月1日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即今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播,同年9月2日正式广播;
1958年7月 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车载收音机诞生,并于9月装配在国产凤凰牌轿车内;
1958年 国庆前夕,中国第一台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在哈尔滨研制成功;
1959年 国庆前夕,300台ST2-1-1型晶体管收音机从上海无线电器材厂下线,国产晶体管收音机首次实现商品化;
1965年 半导体收音机的产量超过了电子管收音机的产量,收音机开始在中国普及;
1980年左右 收音机进入千家万户,广播事业发展迎来黄金时期;
1982年左右 出现了集成电路收音机、硅锗管混合线路收音机;
1985年至1990年电视机、卡带式录音机开始普及,收音机在家中的地位逐渐被电视机替代。晶体管收音机销量萎缩,电子管收音机趋于淘汰。此时,收音机的款式已开始从大台式转向袖珍式、组合式方向发展。特别是在突破了调频、立体声、集成化等关键技术后,收音机更新换代速度进一步加快;
1991年至1999年随身听、CD机、VCD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收音机销量继续下滑。而随着经济生活的日渐频繁和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车载收音机在广播事业的“寒冬”中异军突起,交通广播和经济广播成了各地听众最为熟悉的频率之一;
2000年前后至2005年以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技术、二次变频为特征的新技术推动了广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DSP集成电路技术带动了收音机向模块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而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渗入,网络与传统音频广播既相互竞争又日渐融合;
2006年至今主打与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设备相结合的卫星广播、移动多媒体广播和数字音频广播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部分地区试用。这种俗称为“手机电视”的技术,不但与传统收音机一样方便携带便于移动,还同时具备节目点播、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的接收功能。可以说,以数字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广播,将成为传统音频广播的“接班人”。相信在不久之后,模拟信号广播也将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各种媒体形态的融合将进一步加速,传统的音频广播也将难以和电视、网络以及报纸等媒体划清界限。(王小龙)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