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工业现代化之路:白手起家到科学发展(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新中国60年工业现代化之路:白手起家到科学发展(3)
2009年08月13日 13:31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科学发展:迈向工业强国

  现场扫描:2009年8月初,兖矿集团东滩矿五百米井下,综采队队长高连浅蓝色的工作服一尘不染,他轻点按钮,五架一组的采煤机高速运转起来。在井上的总调度室,技术人员通过他工帽安装的芯片随时监控他的位置。

  1975年,兖矿从德国进口第一套综采设备。2005年中国自主创新的“双柱式综采放煤液压支架”技术出口德国DBT公司,结束了中国综采技术30年来依赖进口的历史。

  工业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利用外资,提升了工业现代化生产能力,实现了一批重大工程的突破和跨越,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朱宏任说:“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工业技术改造取得成效。1999年—2003年,国家运用355亿元国债贴息,支持2000多个技改项目,带动4354亿元投资,拉动效果12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人是流着汗迎接信息化的。一身是热汗,因为追赶辛苦。一身是冷汗,因为形势逼人。

  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中国扬鞭奋蹄——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人民币,约占世界总量的30%,居全球第二位;

  现代通讯手段快速普及。目前全国电话用户已达9.79亿多户,其中移动用户6.5亿多户,互联网用户2.83亿户,堪称世界之最;

  信息技术如水银泻地,让工业生产在生活中像水一样流转起来,全方位普及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大幅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质量和速度,节省能量,直至改变社会的组织形式,改变人们固有思维习惯。

  “60年的中国工业化,使数亿中国人开始能够越来越多地享受工业文明的福利。”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金碚说,“中国13亿人口中还有更大一部分人仍在期待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从这一意义上说,工业化不仅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且将是最大的民生事业。”

  专家解读:工业化和信息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已经到了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阶段。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工业振兴60年

  (一)新中国早期:现代工业的奠基

  1955年,第一辆拖拉机制造成功;

  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批量生产;

  1961年,第一台1.2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

  (二)1979年:“改革开放元年”

  1979年,首钢等企业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实现利润留成。

  1986年,允许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1992年:“市场经济元年”

  1992年,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股份制试点的全国性文件。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确定100家试点企业。

  (四)1997年:结束短缺经济的标志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五)2002年: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5年4月,中国百年电信史上第一个国际标准——3G“中国标准”TD-SCDMSA试商用,是中国电信史上的重大突破。(郭丽君)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