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部门终身制 四川宜宾58名公务员集体换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打破部门终身制 四川宜宾58名公务员集体换巢
2009年08月12日 12: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成都8月12日电 (陈涌 杨云波)领导干部转任交流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在单位内部轮岗都较为普遍,但大规模转任交流到新的单位则打破了“一般公务员一个单位干到老”的坚冰。8月12日,四川宜宾市翠屏区顺利完成首批58名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转任交流。一些在乡镇等艰苦岗位“熬”了多年甚至长达10年的公务员“流动”到了区级部门和机关单位,出乎其本人和许多人的预料。

  翠屏区人事局表示,这次大规模的转任交流在宜宾属首例,走在四川前列,像这样大规模的交流且形成制度的做法在全国都很少。

  阳光转任一举多得

  长期以来,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交流不畅是各地出现的一个新难题,相关交流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影响了这一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干部成长,也造成了一些工作上的得过且过、不思创新进步和个人违纪行为的发生。

  今年2月以来,宜宾市翠屏区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非领导职务交流暂行办法,决定每两年开展一次转任交流。根据具体实施步骤,翠屏区首先将此次交流的重点确定为在同一机关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产生了拟转任人选、确定了拟转任职位。各单位拟转任人选按职位要求和实际(个人特长、岗位特点等)在公布的同层次拟转任职位中选择3个预备转任职位并报当地人事部门。组织、人事部门根据个人申报、单位意见、后备干部培养需要等,提出了转任人选和职位的安排意见,并为转任人选办理调动手续。本着“试点、稳妥、利于队伍建设”的思路,首次转任在45个单位间进行,58名公务员实现了转任交流。其中,部门有26名,乡镇有18人,街道办事处有14名。

  刚从李庄镇政府交流到区政府的朱兵,谈起这次交流感到很意外:“没有想到我一下子就从乡镇交流到了区级部门,这个新岗位是很多基层干部梦寐以求的。”朱兵说,几年前他分配到乡镇工作,从来就没有挪过单位。在新岗位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提高自身素质,延续“组织协调能力强”等特长,自己有信心创造出新的业绩。

  从区商务局转任到李庄镇政府经济发展办任主任的潘祎,谈到从部门转任到基层乡镇则十分坦然。潘祎表示,虽然新岗位工作条件要差一些,但这次转任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基层,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有利于在新的工作单位发挥出新的潜力,对自己的成长很有益。

  翠屏区人事局副局长汪增文告诉记者,看似从机关单位转任到乡镇工作有点“不划算”。其实不然,基层产生经验,熟悉基层更能把握大局,更有利于干部成长,更能充实基层骨干力量。

  用人导向明确 严禁打击报复

  对于朱兵转任到区政府工作的意外,汪增文则认为“一点也不意外”,这是他们树立的一个良好的交流导向。转任交流中严格坚持凭实绩论英雄、凭德才定去向,凡是考核优秀、获得区以上表彰等情况的,一般都会从乡镇等基层交流到条件稍好一些的机关单位。这一次,6名乡镇、街道的优秀公务员就交流到区级部门工作,2名优秀乡镇公务员高高兴兴地到街道报到。

  “朱兵来到我们单位以后,工作十分勤奋,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熟悉环保工作,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岗位要求”。翠屏区区政府负责人对朱兵的表现很满意,认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次转任就是一次试金石,激活了人才潜力。”

  翠屏区人事局表示,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转任交流,有利于公务员多岗位锻炼,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激发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干事创业激情,提高工作效能,打破了公务员部门终身制,建立公务员交流长效机制。

  据了解,翠屏区将总结完善这次转任的经验做法,细化转任人选的基本条件,坚持推行这一做法。翠屏区人事部门明确规定,对转任的公务员将保留原非领导职务待遇,转任的公务员是后备干部的,仍列为新单位的后备干部,免除转任干部的后顾之忧。此外,无乡镇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将是今后转任交流的一个重点。并且,翠屏区今后提任副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应具有两个以上工作岗位的任职经历。今后,大规模转任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各单位各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转任的决定,不得借干部转任对公务员进行排挤或者打击报复。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追求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对不服从组织决定的公务员,将按有关规章制度予以处理。 (完)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