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荥阳市在全市开展全民慈善活动,要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将荥阳打造成“慈善城市”(8月11日《河南商报》)。令人不解的是,打造“慈善城市” 却没得到荥阳市民一致服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假如我是荥阳市民的话,我倒想发扬爱心,慈善一把。不过,我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善心,比如能像“温州施粥摊”老人那样,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我最不情愿的,就是以单位名义捐款。因为红头文件一发,就要分指标,搞量化,并且将捐款数额纳入考核。上级给单位分指标,单位就会给职工下任务,在“被自愿”的基础上规定下限。所以,尽管有时自己明明囊中羞涩,还要打肿脸充胖子。
诚如市民王成所说:“老百姓过日子还比较紧,哪有钱天天搞慈善。去哪里购物,首先会考虑价格、实惠,无暇考虑是不是‘慈善超市’、‘慈善药店’”。所以,“慈善”是好事,但“被慈善”就变了味儿,还要看看市民究竟有没有“慈善”的能力。
红头文件下的“慈善运动”和“被慈善”行为,除了制造一些眼球效应外,非但不能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还会引起市民的反感。要知道,很多市民虽然很想“慈善”,但却不想“被慈善”。 (李学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