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河南荥阳发红头文件打造慈善城市
8月,荥阳市慈善总会发出倡议,希望全民参与慈善活动。倡议很快变成了荥阳市委、市政府的红头文件。出台十项措施,组建了领导小组,要在全市设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多个慈善大使,荥阳市委书记杨福平宣布,要将荥阳打造成“慈善城市”。
慈善,是一座城市的荣光。慈善的温情,让城市更美好。但这种荣光和温情,应该是自然的生发,而非行政抑制的强力打造。否则,仅仅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权力幻觉。
这种将募捐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甚至把募捐当做“政治任务”用红头文件打造的“慈善”行为,除却赤裸裸的政绩秀,也绝对不会激发公众发自内心的慈善情感,也打造不出所谓的“慈善城市”。而且这种“拔苗助长”的“运动式慈善”,是对这种情感的一种扭曲与强力挫伤,是对公民慈善情怀的过度开采,这种强力挫伤和过度开采,必将使整个社会慈善文化南辕北辙,渐行渐远。
这些年来,在这一公共治理命题上,公共权力却总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总是以一个无比强势的姿态面向公共生活,一次次让公众领教了孙立平先生所说的“权力的任性”。这种任性权力的逻辑是:只要是权力想做的,就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想要杜绝荤段子,那就可以一月开480个会。想要城市形象,就对有碍城市观瞻的农民工、流浪乞讨人员等群体一律扫荡之。而现在,书记想要慈善城市,那就下红头文件“打造”。
我们的公民不是没有善心,坊间也并不缺乏慈善的传统,汶川地震见证了这一切。公权力所要做的,应该是尽可能地退出民众日常生活,以有限理性的法治精神面向公民社会,来细心培育与呵护这种“民间自觉”,而不是事必躬行。而这,恰恰是荥阳“慈善城市”的荒谬所在。而这种“打造”的可能,是1000多个慈善组织、5000多个慈善大使,将一个小城市有限的慈善资源一哄而上过度开采,是对社会慈善资源和公民善心的戕害。
慈善城市,又一场披着慈善外衣的政绩秀而已。这种“权力的任性”,看上去效率和威力势如破竹威力无边,其实从长远看,绝对是政府效能和公信力的一服“致命毒药”。如果放任自流,将遗害无穷。而如何驯服“权力的任性”和任性的权力,更值得反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