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取证与分析
【降雨量大导致桥墩位移】
经伊春市地震局监测报告证实,6 月份未监测到该地区有地震发生。
该桥位于呼兰河上游,河流季节性变化明显,细砂质河床,冲淤变化大,河床不稳定。经水文、河道管理部门证明和据该桥管养人员、当地群众反映,该河段主河道自然滚动频繁。该桥梁塌垮之前主河道位于3号孔、4号孔,而5号孔河床较高,没有过水。
经河道管理部门证明和调查组对桥位附近居民调查取证,桥位上、下游规定的200米范围内没有采砂情况,也未进行过河道疏通工作。
由于主河道改变,形成了与3号墩横桥轴线斜交的水流,造成了3号墩基础冲刷严重。进入6月份以来,该地区持续降雨,6月1日至28日的28天内,降雨25天,累积降雨量为272.8mm,占年平均降雨量610.6mm的44.7%,特别是6月28日,日降雨量达56.7mm,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9.3%。据事故后水文部门在相近流量下桥位上游河段水流流速测验,测点流速最高达2.29m/s,致使3号墩基底冲刷骤然加剧,基底局部脱空,承载力不足,基础发生了不均匀沉降和位移,连带第1号、2号墩发生不同程度位移,各孔上部结构承载能力不足。
当第一台车由庆安方向行驶至1号孔桥面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3号墩基础进一步下沉、位移,其他各墩基础位移加大,导致结构破坏。1号孔上部结构首先塌落,2号、3号、4号墩在不平衡推力的作用下位移加大,上部结构相继垮塌。
(六)【检查不到位】
桥梁管养单位没有及时检查发现桥墩基础严重冲刷问题,主管部门对该项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
三、关于对前期“上报车辆超载压塌桥梁原因”的说明
2009年6月30日,由伊春市人民政府上报的《关于“6·29”处置情况的报告》对事故原因做了“根据事故现场推断,当时司机阴树学所驾车牌号为黑F51650的CA518柴油型号货车严重超载所致”的分析。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推断:
一是2009年6月29日2时34分,铁力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铁力呼兰河大桥发生压塌事故。
二是抢救现场的局限性。现场救援中发现多辆货车叠压在一起,大量钢材、地砖、石膏板、机械设备等货物散落于第一台车上或附近,一时无法逐一核实,疑是第一台车所载。
四、关于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赔偿事宜,正在与家属和货主商谈中。
五、关于相关责任部门、责任单位的追究和问责事宜,市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调查核实中。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