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验肺农民工称2007年防疫站发现肺异常未告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开胸验肺农民工称2007年防疫站发现肺异常未告知
2009年08月03日 02:2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8月1日,河南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张海超坐在家中沉思。关于未来,他说自己活着,对家人就是种安慰。本报记者 郭铁流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 人物简介

  张海超

  28岁,河南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人,2004年到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工作。工作3年多后,他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得以被鉴定。不过,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为其作出了“无尘肺0+期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引起他的质疑。

  在多方求助无门后,6月22日,被逼无奈的张海超不顾劝阻“开胸验肺”寻求真相。

  他坐在黑暗里,像一座镀着黑金的雕像。

  张海超举起手里的胸透片,对着窗外的光亮。

  两片肺叶像蝴蝶张开的翅膀,返白的是肺里的弥漫性阴影。阴影丝丝缠绕在肺叶上,在真实的肺里,它像雾一样掠过新鲜的肺泡。

  尘肺。他花两年时间去为自己的肺做证明。

  他记得开胸验肺的那个上午,他甚至带着些许急迫爬上了手术台。

  “医生,你看清点”,张海超恳求做手术的医生。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闭上眼睛,等待着麻药的侵入,和即将到来的真相。

  开胸

  有两个结果;不是尘肺,“有救了”;是尘肺,“有证据了”

  好久没有这么轻松了。

  6月22日,郑大一附院,医生来推他上手术台,他自己走了过去。前面一台手术还没做完,他站在门口往里瞅了半天。

  当他听说可以开胸验肺,他只用了几秒钟就作出了开胸的决定。

  “我都把胸开了,谁还敢说不能确诊”。

  前一天下午,妻子不肯签字,说什么都不签。

  张海超最后说了一句话,“你们想让我不明不白地死吗?”

  姐姐张海云拿过手术同意书,签了。虽然,她签完立刻就后悔了,但事情已经是定局。

  也不是不害怕。医生说过风险很大。头天晚上,他跟妻子说,“我死了,常带孩子去坟上看看我”。

  他权衡了利弊。

  开胸,有两个结果。一,不是尘肺,“我有救了,是什么就按什么治”。二,是尘肺,“有证据了,我可以治疗了”。

  不管是什么,总好过在是与不是之间空耗。

  没有职业病鉴定资质的医院,鉴定出他是尘肺。有资质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今年5月25日的鉴定结果是无尘肺0+期合并肺结核,建议进行肺结核诊治。

  他被推在了茫然的十字路口。肺结核早被其他医院否认了,尘肺又被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否认。

  他曾经想过再一次穿刺。可穿刺无法成为铁证,他需要铁证如山。

  被拖了两年多,开胸后终于要有一个治疗方案了。张海超不觉得自己悲壮,他也不认为自己勇敢。

  7月29日,回忆起一个多月前,他平静地说,“我真的只是想活命”。他说人都有求生的欲望,何况他那么年轻,才28岁。

  上了手术台,麻醉师问他用不用止疼泵,用上可以减轻痛苦。听说要1000块钱,他说“我没钱”。

  从2007年发现肺上阴影开始,他花了九万多块钱。开胸手术的两万块钱凑得无比艰难,当天打的小麦立刻就卖了,还有家里的羊。

  不用止疼泵是要签字的,他躺着签了字。然后不放心地说,“医生,我肺上的东西你看清楚点”。

  5个小时后,他醒了。医生告诉他,是尘肺。

  大夫说,“你因祸得福了”。挨了一刀,换来了生命的延续。

  他说不清楚当时的感觉。他希望不是尘肺,希望他和几个医院都错了。尘肺不可治愈。但是他又掺杂着安慰:我证明了。

  知道结果,他打电话给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说他们错了。那边的回答是,“你所去的医院没有职业病诊断的资质”。

  他觉得自己的执拗到头了,“我都开胸了,我还能怎么样”。

  执拗

  为了进行职业病鉴定,劳动局、卫生局、防疫站、职业病防治所、信访办,他都去了

  张海超不是一个执拗的人,至少,生病前不是。

  他说,所有的执拗都是活下去的欲望。

  “没啥比生命更重要,活着不是一切的根本吗?”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摆弄着手中的气球。十几个气球就放在他的口袋里,他一有空就拿出来吹。

  开胸之后的几天,因为没用止疼泵,张海超疼得“嗷嗷叫”。7月3日,他的右肺被发现不张。他现在每天需要吹气球,努力让肺张开。

  有了希望,他吹气球的时候,脸上有不自觉的微笑。

  为了活命,他说自己像战士一样在奋斗,最终“赢了权利,输了时间”。

  此前,为了申请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鉴定,他已经等了两年。

  按照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职业病鉴定时,必须出具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证明。而张海超曾经工作过三年的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东),拒绝为他出具工作证明。

  劳动局、卫生局、防疫站、职业病防治所、信访办,他都去了,有的地方像上班一样每天都去。

  他跑了郑州5家医院,北京4家医院,只想要一个确认的结果。

  妻子王玲玲2002年认识张海超的时候,喜欢的是他的体贴。

  两个人都是初中毕业,恋爱谈了两年后结婚。记忆中没有什么浪漫的事情,只是两人都在郑州中岳塑化技术有限公司上班的时候,张海超经常会在她回家前把饭做好。他最拿手的是汤面条。

  “那段日子真是挺好的”。张海超和王玲玲都怀念2007年他们在郑州度过的一年。

  两个人早上一起出门,把孩子送到托儿所。中午,到单位食堂吃饭。晚上,接了孩子一起回家。

  张海超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2岁的时候,他就把女儿送进了郑州外国语幼儿园,妻子觉得有点贵。他说,自己没知识,不想让孩子一样。

  张海超说,那时候,女儿就像个郑州小姑娘,普通话说得可顺了。

  现在,3岁半的女儿嘴里只能蹦出一两句普通话。因为他的病,女儿从上学变成了和他一起上访。

  他的诊断之路,拿姐姐的话说,“不是十分难,是万分难”。

  冬天,他的肺病会加重。他裹着棉被,和父母、女儿为了职业证明的事情,一起去新密市信访办。

  解决不了,四口人坐在信访办门口,不走。路过的人中午时给孩子点吃的。

  今年3月,张海超被拘留了,父母吓得发抖,张海超让他们赶紧回家。到了拘留所,因为病得厉害,张海超当天又被放了回来。

  母亲没有文化,看儿子一天天走得艰难。她劝,“你就当自个儿得的病,行不行啊?”

  不行。他就像秋菊一样,“我要个说法,我要争一口气”。

  更重要的,他说我要治病啊。没有诊断结果,就没法治病。

  经过近半年的上访后,他才在新密市有关领导特批下,得以不出具工作的证明,到职防所进行鉴定。

  苦闷

  张海超觉得自己的肺好像越来越重,慢慢的,肺完全纤维化,变成两块砖头

  张海超能感到身体一天天地虚弱。

  以前,他扛一大袋麦子,噔噔噔就能爬上房顶。

  现在,一小串穿在一起的玉米,他拿着走几步就喘得厉害。

  他不能闻烟味,不能进厨房。

  在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里,很多村民会学尘肺病患者喘不上气来的样子。

  “呼呼呼”,伴着像拉风箱的声音,人的腮帮子像青蛙的腮一样颤动。

  张海超害怕。他就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觉得自己的肺好像越来越重,慢慢的,肺完全纤维化,变成两块砖头。

  他还不到30岁,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有一个残疾的姐姐。

  他也知道家里拖不起了。他给自己下的最后期限是今年年底,“年底没有结果,那就等死”。

  张海超的脾气变了。以前他内向而平和,和妻子没有吵过架。这两年,他会因为一点小事,突然向家人发火。每到这时候,家里没人说话。

  姐姐张海云说,没有人计较他的暴躁,“谁知道他能活多久”。

【编辑:吉翔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