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情感寄托的港湾
张建松 战嘉琦 沈吟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国城市养老面对的突出矛盾是老年人的情感寄托问题。白发老人们,他们为儿女、为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度过幸福的晚年。如果来自政府的支持更大一点、社会的关注更多一点、老人的心态更积极一点,那么,老年人就会找到自己的幸福感。半月谈记者不久前在上海市的采访印证了这一点。
社区生活:载歌载舞融化邻里冷漠
58岁的陈金娣与记者住在同一个小区,几乎每天都能在小区里看到她风风火火的矫健身影。每周一、三、五晚上七点到九点,陈阿姨都会到小区活动中心跳老年健身舞。小区里和她一起参加健身舞的老人共有20多位,年龄最小的50多岁,最大的有70多岁。而每周二、四、六晚上,陈阿姨则在小区里散步健身,经常看到她和许多人一起有说有笑地在小区里快步疾走。
除了这些活动外,每周三下午两点到四点,陈阿姨还参加社区活动中心的编织组,在那里,大家聚在一起编织毛衣、小包等,既锻炼了手和脑,也能给小外孙添件毛衣什么的。每周四上午九点,陈阿姨则去社区合唱队,合唱队共有30多人,参与者也都是小区里的老人。
近来,小区里不时响起雄壮激昂的斗牛曲,陈阿姨和一群老年人经常在黄昏的时候,拿着绿色的丝巾,在小区广场上一遍又一遍地跳斗牛舞,许多孩子也在一旁凑热闹。一打听,原来市里马上要举行老年健身舞大赛,小区有12位老人组队参赛,他们正积极排练呢,居委会还为此专门请来民族舞老师培训。
陈阿姨说,健身舞、合唱队都是自愿参加的,参加健身舞比赛要自己花钱买服装,但节俭的老人们对这些钱并不在乎。参加这些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结识一批有共同爱好的朋友,退休的生活不会孤单和寂寞,这才是最主要的。
老年人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使以往比较冷漠的邻里关系变得融洽了。热心的陈阿姨还被选为小区楼长和业主委员会委员。最近,为了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改选的事情,业委会忙上忙下,陈阿姨自然也不清闲,但从来没有听见她说一句牢骚话,见面总是笑呵呵的。
老年志愿者:发挥余热老有所为
近70岁的吴立三从上海一家中学的体育教师岗位退下来后从没有闲着。由于爱好体育,吴老师经常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当地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中。今年3月,在静安区爱国中学举行的“静安区第三届特奥运动会”上,记者认识了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作为志愿者代表,他正担任着跳远、跳高、骑自行车三个项目的裁判员。
由于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很多运动员甚至在参加项目比赛时,还不知道比赛的具体规则。吴老师经常需要耐心地一遍遍解释具体规则后,再亲自示范动作。
“我已经连续3年作为志愿者参加区委组织的特奥运动会了,作为一名退休体育教师,我在家闲不住,经常要求参加区委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吴立三老人说,“我们有一个体育大家庭,家庭中的成员都是各个学校的退休教师,大家常常聚集在一起做志愿者,当裁判员。”
当了大半辈子体育教师的吴立三,晚年生活也离不开体育。只要体育大家庭一有活动,他总是积极响应,当志愿者、当裁判,生活过得充实幸福。吴老师说:“我喜欢来这里义务服务,既快乐又有意义。”
近70岁的李敦云和翁庆洁夫妇,今年第三次报名参加了上海“银龄行动”,作为老年志愿者远赴新疆。“退休后,我们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比如宣传世博会、普及疾病知识等。”翁庆洁老人说:“以前我们去过新疆,感到那里非常需要我们。病人们听说有上海的医生到乡里,就纷纷赶过来,100多人排队等着我们看病。今年,我们还要去给新疆阿克苏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班上课,培养人才。”
目前,上海的“银龄行动”共举办了七期,老年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最大的有75岁。“银龄行动”在支援新疆的同时,也为上海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平台。
老年旅游:踏遍青山人未老
76岁的张敏载是记者的一位老朋友。10年前的正月初一,记者在上海图书馆采访时正遇到他在那里查资料,从此与老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后每到过节或旅游旺季,总要打电话问问他的情况。张敏载是一位典型的“驴友”,不仅自己热爱旅游,还是上海市老科协的旅游组成员,热心地组织他人一起出游。
退休以后,张敏载的足迹踏遍祖国名山大川,他自己也记不清跑了多少地方。只见他家的餐桌玻璃板下,压着他在世界各地的留影,墙壁上悬挂着旅游风景名胜的图片,家里订阅的报刊全都与旅游有关,许多报刊上还经常能看到他写的文章。今年6月,他去了浙江中部磐安县的乌石村,回来就写了《“夏都”乌石村避暑游》的旅游攻略发表在《新民晚报》上。
“老年旅游是夕阳人群中的朝阳产业。上海有300多万老年人,老年人出行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很可观,而且我们老年人对旅游也很感兴趣。”张敏载说,“旅游可以使老年人从家庭的小圈子融入社会的大环境,在自然山水之中开阔胸襟,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精神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旅途中,老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令老年旅游真正成为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
几年前,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就开创性地成立了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由全市各区县街道社区一批热爱旅游的老年志愿者组成,每两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现已有会员1000多人,已相继出版了老年旅游文集《踏遍青山人未老》两册和《上海老年旅游出行新格局》,此外还有定期刊物《上海老年旅游通讯》。
“在我退休以前,旅游还是生活的奢侈品,如今越来越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在繁华的都市住久了,几个月不出去亲近自然,心里就闷得慌。”张敏载老人说,“踏遍青山人未老,延年益寿精神爽。这句话已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共同心声。”
记者手记:
让老人安度晚年,政府责无旁贷
从上海的情况看,大部分老人属于居家养老,长期来看,居家养老仍将是我国城市养老的主要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老人幸福的责任就完全交给了家庭,实际上政府的作用同样不可缺少。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说:“打造适宜居家养老的新型社区,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必须采取的战略举措,也是现代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社区里,老年人要有足够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有能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活动的组织者和必要的经费……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直接提供或予以支持、帮助。对此,记者在采访中深有感受。
上海是我国最早步入老龄社会的城市,目前全市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3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达到2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因此,上海一直重视老龄事业,致力于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不仅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物质保障水平、医疗救助水平,而且对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也十分重视。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共有老年活动室5547家,其中标准化老年活动室4145家,各级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276所,各种老年文艺团队、老年体育团队上万个,它们是上海老人丰富多彩生活的“根基”。而要打牢并做大这个“根基”,政府责无旁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