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事件考验北京地铁应急智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自杀事件考验北京地铁应急智慧
2009年07月18日 05:35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8时25分,一男子跳入北京地铁1号线轨道自杀身亡,事件影响到北京8条运营地铁线中的6条。

  在这起突发事件中,地铁公司的应对是及时而有效的。不过,业已造成的损失仍不容忽视。除了几条地铁线路受到严重干扰之外,市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起地铁自杀事件再一次证明,在一个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像地铁这样相对封闭而又人流密集的特定场所,公共安全并非孤立地存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联动效应,负面影响可能会在可控制之外。

  车站的监控录像和现场目击者证明,这个20多岁的外地男子是自己跳下站台的。对这起事件,我们首先应该表达对生命消逝的叹息。正如地铁公司特别提示中所说,“人人都要珍爱生命”。但是,我们不仅希望地铁公司能对广大市民进行这样充满人性化的提示,更希望能就此事件展开管理和服务理念上的自省。

  事实上,类似事件此前也有发生,甚至因此产生过责任上的纠纷。这表明,“地铁自杀”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意外,而是一个既存的安全隐患。对此,地铁站加装屏蔽门可能是一个选择。但也有专家认为,屏蔽门不利于逃生,或地铁线路本身存在不宜加装的客观因素。其实,屏蔽门加装与否纵然各有利弊,但从中做出一个次优选择,似乎总比不作为好,进而沿着这个思路继续探讨,也不是没有得出更好选择的可能。

  这起事件还是对服务理念的一次提醒。譬如,安全巡检工作是否做足,对管理薄弱之处是否有足够的认识,等等。这并非是对地铁公司的苛求,因为服务永无止境,而服务质量的提升就体现在对一些细节问题的关照上。地铁公司不仅承担着安全运载旅客的主要责任,还须履行强化管理,杜绝安全隐患,让公众享受不受干扰的服务的连带责任。就此而言,地铁公司不仅要寻求此次事件中广大乘客的“理解和配合”,更应着力于给乘客一个信得过的解决方案。

  防患于未然,是永不过时的安全管理信条。一个人自杀引发的公共秩序混乱,对我们的管理能力和态度都提出了挑战。

  □本报特约评论员 吴龙贵

【编辑:卢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