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传出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涉嫌论文抄袭后,又有自称周森锋同学的网友发帖称,周森锋在清华的研究生导师刘洪玉教授是个“富豪导师”,并说“导师只顾赚钱和外出讲课,根本没有时间指导学生撰写论文”。(7月15日《广州日报》)
教授学者忙于“走穴”,而无暇顾及自已的学生,其实早已不是新闻。2005年9月9日,温总理在会见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代表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主讲教师代表时,曾大声呼吁:“有一句名言,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我们现在许多学校,教授、名师不上课堂,这种做法应该改变。”几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显然不容乐观。
高校学生因无名师传道授业解惑,教育质量、学术道德势必大幅下滑,抄袭、剽窃他人论文也就在所难免。而更可怕的是,教授学者为了金钱而放弃学术底线,利用公众人物身份选择性表达观点,不仅干扰公众视听,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决策。
印度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浓厚,教授的待遇普遍较好,加上校方有“铁面无私”的规定把关,“走穴”现象在印度学术界十分少见。包括著名的尼赫鲁大学在内,许多国立大学都有明文规定,除著书立传以及发表文章获取合法版税稿酬外,教师不允许有其他收入来源。如果发现拥有双重收入者,校方将会毫不留情地立即将其开除。(《环球时报》2004年9月17日第14版:《印度学者不敢走穴》)中印两国国情有所不同,这方面的“他山之石”,目前未必可以“攻玉”。但,当教授学者们体制内外通吃,“走穴”成了他们的“主业”,一个个终日忙于创收,谁还耐得住寂寞,坐得下来,潜心于科研和教学呢?现在,刘洪玉教授认为“没必要回应”网友的“举报”,那是他的权利。只要他的钱来路正当,谁也不能强迫他“从实招来”。但,如果教育部对教授不务正业,一如既往地撒手不管,听凭他们把学生晾在一边,将自己弄得跟歌星似的,到处赶场,日进斗金,那么,涉嫌论文抄袭的年轻官员只会越来越多,中国的教育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希望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