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就力拓案、乌鲁木齐7·5事件答问(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就力拓案、乌鲁木齐7·5事件答问(2)
2009年07月14日 19: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问:中国一些媒体,将热比亚与达赖喇嘛进行对比。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

  答:他们一个是女的,一个是男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事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

  问: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将在埃及召开,会议期间,印度总理辛格将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这是在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两人的首次会见。作为两国共同的邻居,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印度、巴基斯坦是中国共同的邻居,中国乐见印度和巴基斯坦通过协商对话妥善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改善相互关系,这有利于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我们乐见两国领导人在这次不结盟会议期间能够举行双边会晤。

  问:中国官员在回答美国媒体提问时,证实中国已经同意冻结15位朝鲜高官账号的提案。是否包括其在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银行的帐户?另外,这次中国对朝鲜的制裁与2006年1718号决议相比,在力度和规模上有哪些不同?第三,今年是中朝友好年,也是中朝建交60周年,请问下半年中朝之间有哪些具体的外交日程?

  答:首先我没有听说你提到的消息。我不知道你这个消息是否准确。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中国政府一向忠实地履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在朝核问题上也不例外。

  今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也是中朝友好年,两国将开展一些活动予以庆祝和纪念。

  问:据《南华早报》报道,基地组织的南北非和西北非将对该地区的中国人进行报复。外交部是否有类似消息?

  答: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不是宗教问题或民族问题。中国政府依法采取有关措施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将密切跟踪有关事态,和有关国家一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中国在海外的机构和人员的安全。

  问:有印度和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中方就一些维族组织利用巴基斯坦领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向巴方表达了关切,请介绍有关情况。   

  答:我们曾经多次讲过,本地区的有关国家,包括中国和巴基斯坦在内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共同维护我们共同的和平与安宁。在这方面,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问: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在街道上没有明确限制的情况下,有三个国家的记者却在采访时被中国警察逮捕,请解释一下?

  答:首先,我们愿意为外国记者在乌鲁木齐正当的、合法的采访提供便利和协助。你所说的具体事件,是由于在当地采访的一些外国记者无视中国有关部门的忠告,在现场进行采访,引起了当地一些人的一些过激行为,给在现场维护秩序的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依法将这几名记者带离现场进行调查。我们一再向大家强调,希望外国记者在当地的采访活动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规定,不要通过采访行为来制造不稳定、制造新闻。如果那样的话,有关部门将依法采取有关措施。我的同事已经在前几天通过沟通,向你所在的新闻机构做了解释。今天,你又在这个会上提出这个问题,我再重复一遍,同时也在这个场合提醒各国媒体注意。

  问:关于基地组织对海外华人和中国公司的威胁,中方是否会发出安全警告?中方如何评估基地组织发动袭击的可能性?是否已有详细的应对举措?   

  答:恐怖主义这种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正在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海外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安全保护,当然这也包括及时提醒中国机构和人员注意安全,加强自我防范。同时,我们也通过双边、多边沟通与合作,共同确保中国机构和人员在海外的安全。

  问:美方已经宣布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7月下旬举行,中方对此有何期待?

  答:中美已经商定首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今年7月下旬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对话与美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全球事务中的一些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交换意见,增进彼此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美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关系向前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认为如何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和蔓延,促进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将成为这次对话,特别是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就战略对话来讲,中美双方会就当前双边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了,谢谢大家。再见!

【编辑:魏恒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