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智库外交”
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倡议,被视作“超级智库”助推中国经济外交的一个信号。
7月2日的开幕式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演讲中呼吁各国开放市场,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并且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之呼应,7月4日的闭幕式上,峰会发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北京倡议》,提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谋求各国经济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绿色复苏”。
知名经济学家易宪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评价:各个国家都会以自己的法律制度,在框架下保护自己的利益。只要经济全球化继续,这种摩擦就会继续出现,而通过智库间交流被视作消弭此类摩擦的一种新尝试。
对反贸易保护主义倡议的另一种解读,是中国政府着眼未来新的全球金融秩序,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努力。
6月底,《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此前,《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也相继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
宏观经济研究者认为,这些地区属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在首轮的沿海开放中,“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被认为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激活码,而新一轮区域开发则明显带有立足本土、面向全球的战略意义。
“我总是觉得中国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强国。但是,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好像别人都看不见她,中国需要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7月的峰会上,杜达什认为,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中国应该通过建立智库活跃经济外交,通过更积极的经济外交增加其影响力。
对此,郑新立也表示赞同:“智库的声音有时更具说服力,而中国多年来缺少政府之外的智库与国际智库沟通,急需建立这一全新的公关渠道,塑造中国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的未来角色不会局限于智囊团,“交流”二字透露出的是更多的经济外交信号。仲大军认为,“向外推销中国模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北京倡议》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