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称高校职务犯罪正在向基层教职工蔓延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检察官称高校职务犯罪正在向基层教职工蔓延
2009年07月08日 09:22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导读

  地处我国高校最为密集地区的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透露,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呈现“数量上升、范围扩大”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高校职务犯罪正在向普通员工蔓延。一些人职务级别很低,却利用有限的权力牟取利益;高校职务犯罪年龄趋于中年化,其中,以30到50岁年龄段的人最多。

  检察官分析认为,近年来,高校的加速扩张使其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活动主体,但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监管漏洞加上权力缺乏制衡,是高校职务犯罪的根源……

  郭淳敏是一所地方高校的系主任,今年退休之后随子女定居北京。虽然人已经退下来了,但有一些话却是不吐不快———过去几年来,他亲眼目睹自己的几个同事落马,这种常人难有的“体验”令他不胜唏嘘。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高校的加速扩张,许多高校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活动主体。与此同时,监管的相对滞后又导致了寻租空间的出现,并滋生出高校职务犯罪这样一个“怪胎”。

  “近两年有6名直属高校领导干部被查处。”中纪委副书记黄树贤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目前高校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数有所增加,校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有所上升。

  高校扩张带来寻租空间,后勤、基建、资产等部门都是相关负责人管钱管物,缺乏有效约束。一旦有人找上门来,就很难抵住诱惑

  郭淳敏说,他曾经的同事、学校后勤集团的负责人,因为学校绿化改建的问题被“双规”了。这位负责人“出事”的缘由颇有戏剧性。当时,因为一些原因,承包绿化改建项目的建筑商没有拿到足额的工程款项,情急之下,这名承包商公开嚷嚷:“给某某送完钱后,我一点钱都挣不着了。”

  后来,后勤集团的这位负责人及时坦白并退还了相关款项,并由此得到了相对较轻的处理:开除党籍,保留公职。

  “这位负责人之所以会‘出事’,就是因为权力太大。一个学校光学生就接近两万人,再加上教职工、家属,算下来好几万人,整个后勤管理的权力基本上集中在一个人手里,可以调用的资金也是十分可观的,再加上没人监督,一不留神就被拉下水了。”郭淳敏说。

  另一位招生负责人的“晚节不保”,更是令郭淳敏感慨。

  在招生中,这位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取考生费用降分录取。有关部门得到举报后迅速介入调查。

  “挺老实的人,就快退休了,没想到会出这么个事。最后查出来大约收了几万块钱,被判了3年。”郭淳敏连连叹气说。

  郭淳敏说,他所在的学校是从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的,“自从改为本科院校之后,学校便开始加速扩张,一方面扩招增加学生人数,另一方面修建大量的教学楼和宿舍。为了扩大规模,学校累计从银行贷了4个亿,在这个过程中,寻租的机会就很多了。”郭淳敏说。

  “除了后勤集团外,还有一些部门,如基建、资产等,都是相关负责人管钱管物,缺乏约束。一旦有人找上门来,要抵住诱惑就不那么容易了。”郭敏淳感叹。

  高校职务犯罪出现了向基层教职工蔓延的新动向;一些人职务级别很低,却利用有限的权力牟取利益

  “总的来看,高等院校职务犯罪现象呈现数量上升、范围扩大的趋势。”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海淀区检察院地处我国高校最为密集的地区,区内共有39所高校、22所成人高等院校和民办高校。也正是由于此,海淀区检察院在办理高校职务犯罪案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据这位负责人透露,海淀区检察院曾对1998年至2008年10年间办理的发生在教育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在高校的职务犯罪案件为46件55人,占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85%。

  从去年1月至今年6月的统计数据表明,这种现象有增长趋势:海淀区检察院共办理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7件12人,其中发生在高校的有6件11人。

  这位负责人说,10年来,高校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集中在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3种罪名上,其中贪污案件最多。

  在这些案件中,有一个明显特点:高校职务犯罪年龄趋于中年化。其中,30到50岁年龄段的人最多,为43人,占78.2%;犯罪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犯罪年龄最大的63岁,有2人,均为校级干部。

  另一个特点是:“高学历居多”。在55名涉案人中,大专大本学历30人,占54.5%;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占16.4%。

  此外,犯罪主体身份多元化,也是一个特点。犯罪主体主要集中在学校领导、主管财务工作的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其中尤以主管人财物审批和受委托经营、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人员居多。犯罪手段主要有:利用负责物品采购之机收取回扣、利用收取各种相关费用的机会侵吞公款、利用假发票和虚报发票侵吞公款等等。

  “最多的还是招生和基建领域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这两大领域查处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行贿过程都是个人对个人,不会留下任何凭证。就招生问题来讲,行贿人很清楚如果一旦事情被揭发将面临失学的处境,因此指望行贿人自己开口几乎不可能;基建问题也类似,这是一种“潜规则”在高校领域的蔓延,行贿人还要“在这个圈子里混”,也不会主动站出来。

  “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新动向是,高校职务犯罪正在向基层人员蔓延。一些人职务级别很低,却利用有限的权力牟取利益。”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海淀区检察院曾查获一个案子,某高校一个服务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私下向学生卖澡票,几年下来金额竟然高达二十多万。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