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民互动的网络平台上又添新锐。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透露,云南省将发起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在云南,政府相关部门实名发帖回复网民质疑的现象,今年以来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仅6月份,就有昆明市规划局、城管局和宜良县公安局在云南本土论坛实名回帖。(《东南快报》7月7日)
所谓“网络发言人”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实质在有关部门针对网友的质疑,以实名方式进行直接和及时的解释与沟通。
和传统发言人制度相比,网络发言人制度多了些尖锐,少了些含蓄;多了些隔空角力,少了些正面交锋。但不变的是,提问者总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回答者也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予回答。不同点是,网络上的草根精神往往会弥漫在尖锐的发问上,所提问题也常常直来直去不容回避。
对于网络发言人来说,如何纾解直面的戾气,腾挪出有限的空间,用网民们熟悉的讲话方式而非“网八股”,用网民可以接受的态度而非“无可奉告”,来解释和解决网民们的问题,就成了衡量“网络发言人制度”能走多远和能行多久的标尺。
按照伍皓副部长的表述,如果网民和网络发言人都能恪守——不能不让我说话、我说话我负责、难听了莫动气和我说错了我改正——的网络精神,则网络就是解决现实问题最便捷的沟通平台。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生活中诸般由网络引发的公共事件,大多投诉无门的群体不得不求助于此,网络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和选择。
背水一战和孤注一掷,使得网络发言人面临的几乎都是棘手的难题。对于网络发言人来说,囿于各种原因,网民们提出的问题,一时间并不能得到立竿见影的解答。但不推诿、不傲慢,长于换位思考,乐于从网民的立场考虑问题,就不失为一种理性和有效的选择。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发言人并无现成的范例可循。但是。在各式各样的发言人制度成为时代常态的语境中,网络发言人总是有或多或少的轨迹可循。在任何制度成熟的国家,发言人都是所属机构政策的传声筒,“只要能以大众理解或乐意接受的方式,把所属机构的政策或者显得枯燥的文件精神准确且鲜活地传达给媒体和公众,就是称职。”这点上。从跨省追捕到实名回帖,网络发言人制度开始了一个华丽的转身。接下来,“替谁说话”成了网络发言人必须面对的大考。而这可不是及时回应和实名发帖那么简单。(叶志军)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