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具茨山所属的九里山、风后岭、老山坪等山上,陆续发现了大范围巨石文化遗存,这是继1988年具茨山发现大规模岩刻岩画遗迹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具茨山系嵩山余脉,东西横亘于新郑、禹州、新密、登封等地,与上古文明和夏禹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据《庄子□徐无鬼》记载:“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郦道元也在《水经注》里更明确指出:“黄帝登具茨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即是山也。”
巨石文化遗存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均有分布,多数巨石的年代被认为自新石器时代延续至金属器时代,类型包括巨石柱、石砌墓、石列、石圈等。许多巨石遗存显然超出了同时代人类的一般技术能力,有的巨石遗存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与世界各地的巨石建筑多位于平地之上不同,具茨山的巨石多位于山崖绝壁处,按形态和结构可分为支石、叠石、列石、石棚以及用小石块排列而成的石圈、线阵等,以支石类和叠石类为主。单体巨石重量不一,一般可达数吨。其形无定式,皆就地取材,修建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分布的密集度和类型之多也堪称举世罕见。
我国以往所见巨石文化遗存主要为石棚(石墓穴)、石圈,巨石堆积,以石棚最为常见,集中分布在从东北至西南边地这一“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年代多约当公元前3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具茨山所发现的巨石文化遗存填补了中原地区此项考古发现的空白,对探索包括黄帝文化在内的中原古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具茨山巨石的年代、数量、分布、内涵等,有待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记者胡晓辉 通讯员葛小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