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3日),高温再度在华北地区集结成片,昨天14时,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中部和东北部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河北南部局地气温高达39℃,北京以及河北的石家庄等大城市都成了高温“重灾区”。不过今天,华北地区将自北向南迎来一次降雨过程,高温天气将暂时终结。但是这种天气是否正常?引起高温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依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
石家庄成了北方“小火炉” 持续高温54年罕见
热浪滚滚空气发烫,阳光灼得皮肤生痛,行人眯着眼尽力寻找树阴通行。听了天气预报和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大部分职工选择了早出晚归,但交通警察和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们,仍挥汗如雨地忙碌着。这是十多天来石家庄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进入6月份,石家庄就迎来了今年首个高温天。而从6月20日至7月3日,石家庄已连续14天出现35℃以上的高温炎热天,最高气温常居全国城市排位的前三甲。这次持续高温天气是气象台自1955年建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20日-7月2日,石家庄市区最高气温分别为37.9℃、39.5℃、35.7℃、38.9℃、42.1℃、40.3℃、38.7℃、38.0℃、36.4℃、40.2℃、38.0℃、37.3℃、37.7℃。尤其是6月24日至25日绝大部分县(市)的最高气温在40℃以上,市区以42.1℃的最高气温高居全国城市榜首。为此,市气象台12天连续发布了26次预警,这样的频率在石家庄历史上也尚属首次。
北京橙色高温预警创历年夏天之最
3日上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今夏第三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这是自2004年本市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制度以来,橙色高温预警最多的一年。京城今夏高温天气主要体现两大特点,一是出现早;二是极端温度较高。6月平均气温为25.7℃,其中下旬本市平均气温高达28.8℃,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高温天气历史罕见 但尚属正常范围
石家庄市气象局副局长连志鸾指出,6月份石家庄市区40℃以上的高温天气也曾经出现过10余次,如1961年6月12日的42.2℃,2005年6月23日的41.8℃,1972年6月16日的41.5℃,2005年6月21日为41.3℃,但同一个月内出现3次超过40℃的高温却比较罕见。不过单从历史极值来看,这次高温过程没有突破1961年6月10日的42.7℃的最高气温记录。
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说,北京6月天气特征就是干热,历史上还曾出现过40℃以上的极端高温,因此整体天气形势并未超出正常范畴。
华北高温今天减弱 明起暂歇
中央气象预计,今天,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以及黄淮等地今天依然有35℃以上高温天气,但较之前期已经明显减弱。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明天起,华北等地将逐渐有雨水光临,部分地区还将出现较大量级雨量。雨水的到来将暂时浇退华北等地持续的高温天气,人们可以暂享几天清凉好天。
此次大范围高温干暖气团是主因
干暖气团是这次高温过程的主因。气象专家解释说,在大气环流中有很多种气团,有潮湿气团、干暖气团、干冷气团等,其中干暖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受其他因素影响速度时慢时快。近期大气环流非常稳定,干暖气团长时间控制华北地区,加上华北平原西北部多高山的地形特点,暖气团在自西向东越过高山后易下沉产生增温效应(气流每下降100米,空气的温度就升高1.0℃),所以导致了持续多日的高温。
城市快速发展而致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气象专家认为,夏季气温一路攀升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城市“硬化”热源骤增、绿化面积增速相对较缓有关。大量的构筑物,如柏油路面、各种建筑墙面等,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如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另外,工厂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居民生活都在排放大量热量。此外,城市人口集中、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等均是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从气象学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的高温区在长江流域,之后逐渐北移。近10年,全国存在的集中高温区,一个在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另一个在华东,包括浙江、福建、江西、上海等地;另外,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局部也常出现高温中心。高温中心夏季的极端气温普遍在40℃以上。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