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黑龙江省铁力市呼兰河大桥坍塌,造成4人死亡,国家和群众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记者赴当地采访调查中发现,事故背后的症结在于有关部门内部管理出现漏洞,外部监察形同虚设。
>>当地村民
旧桥超龄超载服役
黑龙江铁力市呼兰河坍塌的大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建于1973年的双曲拱桥,另一部分为1996年哈伊公路升级改造时加宽的T形梁桥,新旧桥两部分为分离式结构。黑龙江省公路管理局养护处处长季景满说,双曲拱桥和T形梁桥在设计和建造工艺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旧桥的承载能力和新桥根本没法比。”
此次坍塌的正是旧桥。事故发生地满江红村的村民反映,旧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然而,直到2007年黑龙江省公路局危桥办才对旧桥部分进行维修加固。“维修人员并没有对桥墩怎么加固,而是简单修了修桥面,这么修桥,不出事才怪。”
一位铁力市民说,两桥建造时间相差23年,而且设计负荷能力相差悬殊,建造技术也不同,却同样承担伊春至哈尔滨222国道通行的车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在桥的两侧只看到了限速40公里的标识,却没有看见任何限重标识。
满江红村一位康姓村民告诉记者,旧桥刚建的时候,孩子们见到4吨重的卡车都追上去围观,现在在桥上跑的车比那4吨重的卡车大了好多倍。“多重的车辆都一律通行,桥哪能不塌呢?”
另一位村民说,旧桥坍塌前就出现了裂缝,有时载重车一过桥轰轰地颤,让人感到害怕。
记者采访到的村民纷纷质疑,这座危桥,本应及早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可为什么偏偏没人管呢?
>>铁力市政府
事故原因“早产”
当地百姓反映,呼兰大桥坍塌前,旧桥的桥墩就出现了倾斜。对此,季景满说:“百姓根本就不懂,从桥墩上钢筋弯曲的情况看,应该是桥面倒塌把桥墩带倾斜的。”
黑龙江交通厅副厅级巡视员李伦介绍,6月30日,交通厅的专家对未塌桥梁能否继续使用进行了鉴定,没有对桥梁坍塌原因进行鉴定。专家认为新桥可以在限定条件下使用,目前专家已撤离了铁力。对于事故原因,将由伊春市组成调查组调查。
伊春市副市长马建路说,目前已组成了由市安监局、工会、公安、纪检监察、检察机关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当记者问及是否请桥梁专家到场调查时,马建路表示“现在还没请,到时会请专家到场参加调查”。
就在专家尚未到场的情况下,铁力市政府部门已经对大桥坍塌原因作出了结论——“可能是一辆载重车严重超载,首先把桥梁压塌了。”
事故当天14时,铁力市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铁力西大桥压塌事故新闻发布会”。现场有媒体提出质疑:“在打捞工作正在进行,尚无法确定坠桥车辆状况及负载重量时就认定为‘压塌’,有何依据?”铁力市副市长、新闻发言人李庆生说:“表面上看来是被压塌的。”记者又问,“压塌”是调查组认定的还是铁力市认定的?李庆生表示“不是调查组认定的”。现场记者一片哗然。
铁力市民曹女士说,有关部门提前将大桥垮塌的原因定为“压塌”,并在当地媒体上公布,“让人觉得可笑,是一种没调查出结果就逃避责任的表现”。(据新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