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涉农民事案件232615件,同比上升35.81%。2009年1月至5月,这一增长势头更为突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现实地渗透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影响和冲击反映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集中体现为案件数量的激增。”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出台的《关于当前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涉农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司法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
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案加大审判力度避免风险
【意见原文】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大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等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尤其是侵害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各项权益的纠纷案件的审判力度。
【权威解读】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征地补偿费分配等纠纷案件,大都事关民生,具有社会关注度高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这些纠纷案件如果处理不好,将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之所以没有引发社会动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返乡的农民还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说“一亩三分地”来为他们提供保障。
在当前形势下,依法充分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关系重大。为全力避免农民因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导致的社会风险,同时考虑到实践中假借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名损害农民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意见明确,要加大对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案件的审判力度。
返乡农民工流转合同纠纷需按照公平原则妥善处理
【意见原文】对返乡农民工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用明显偏低或者返乡后流转合同期限尚未届满而引发的纠纷,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因此陷于生活困难的案件,要在当地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下,加大调解力度,调解不成的,应当根据当事人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按照公平原则妥善处理。
【权威解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社会最为明显的影响和冲击就是,导致了大量农民工离城返乡。在审判实践中,涉及农民工进城务工前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纠纷案件,呈现出激增态势。
“这类案件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和处理,对稳定返乡农民工甚至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应最大限度避免返乡农民工因生活无着而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位负责人说。
因拉动内需政策引发案件要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意见原文】要认真审理好家电下乡等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等纠纷案件,依法充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司法审判职能,对因就业歧视等引发的纠纷案件,要按照促进城乡平等就业、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指导原则,做好审判及相关工作。
【权威解读】近来,随着国家有关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拉动内需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关产品质量、损害赔偿等侵权纠纷和合同纠纷案件不断增加,如何审理好这些纠纷案件已经成为审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这位负责人表示,在这些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坑农、害农的现象,给相关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带来消极影响。此外,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在用工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实行城乡差别待遇,由此引发的纠纷不断上升。
意见规定,将通过司法手段为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切实惠及农民群众提供保障,有效化解农村就业压力。
强化返乡创业就地就业保护为农民工创造有利司法环境
【意见原文】要不断强化返乡创业、就地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力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创造有利司法环境。
【权威解读】受人民币升值、出口市场萎缩、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国内消费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许多企业尤其是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的出口加工企业和中小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难,大量农民工离城返乡。除此之外,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措施以来,涉及返乡创业、就地就业农民工的纠纷案件也呈现出了明显上升态势。
“返乡创业、就地就业,实际上就是农民工的二次创业,这对农村社会‘化危为机’、优化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水平意义重大。”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民法院将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积极探索、稳步推进返乡创业农民工合法权益司法保护工作的制度措施。(本报记者 袁定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