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松原,一个东北小城,因为高考舞弊事件而进入大众视野。据6月1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因此前有媒体披露过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情况,今年高考,当地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委员会,主任是主管副市长。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实地采访发现,严查之下,高考舞弊仍禁而未绝。今年高考每场考试过后,都能听到有学生或喜悦或懊丧地谈论,刚才抄了多少或哪个没有抄上。
有教师“像办辅导班一样”组织销售作弊器材,还在考前组织测试信号效果;有监考老师给考生递纸条,“考生捡起来就抄” ;有正义感的监考老师在监考时不敢管,否则考后就会挨打;更可笑的是,竟引得大批考生到此考试,因为在其他地方能考500分,在这儿能考600分……
可见,在松原,舞弊已经产业化、去羞耻化,越发明目张胆起来,真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就在今年高考前,教育部表示,教师参与群体性高考舞弊案将被开除,并专门出台五条禁令。松原当地也确实采取了不少举措,但却收效甚微,甚至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何在?
松原舞弊的背后可能是羽翼丰满的利益联盟和牢固的利益链条,整治起来绝非易事。而且,一些舞弊者的心态是,“我不作弊,别人作弊了,我就吃亏,因此我也作弊。”这些与其他地方的作弊没有什么明显不同,只是程度轻重而已。换言之,这是一场典型的舞弊事件。但是,其他地方的舞弊事件通常一经揭发和整治,便有所收敛,这里为何变本加厉?笔者以为,这与非典型的整治有关,与当地一些官员的思维有关。
当地一些官员的表态让人黯然。松原市招生办主任认为,舞弊只是个别行为,而且“舞弊者查出来的越多,说明我工作做得越实”。原来坏事就是这样变成好事的。招生办主任都有着如此“政绩”观和思维,还能指望他们狠抓、严抓舞弊者吗?
高考舞弊不仅践踏公平,败坏世道人心,而且污染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甚至置那些贫寒子弟于更为悲哀的境地,而这是最让笔者担忧的——因为你成绩好,你就得要让成绩差的抄,不然没有好果子吃;而能够花钱买答案、“买场”的,都是有钱的。
在这场典型的舞弊案中,有人狂欢,因为他们可以上好学校了。在松原的非典型整治中,也有人狂欢,因为“舞弊者查出来的越多,说明我工作做得越实”。而在狂欢之外,更有人在哭泣,那些不愿意被抄的人,那些因别人抄袭而自己权益被间接伤害的人。(王石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