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为什么”》一书的出版,对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是一件幸事,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提供了一本有用管用的辅导读本。
该书切中了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思想困惑。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和理论研究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也很多。该书所列的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我们在教学和研究中经常碰到的主要问题,亟须得到权威和科学的解答。该书紧紧抓住这些重大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给予剖析,作出有的放矢的回答,有利于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高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
该书是对现有四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重要补充。该书涉及的六个“为什么”的问题,以不同方式分散在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由于只从事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能只对其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修订受时间和教材所要求的稳定性的限制,不可能以如此鲜明的方式将这些问题及时纳入教材进行阐述。该书将大家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集中归纳为六大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系统阐述,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理解和系统把握。
该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该书采取“为什么必须坚持什么,而不能搞什么”的提问方式,既在比较中突出了问题的针对性,又在比较中回答了问题。比如,对于一些人推崇的“三权分立”,书中有针对性地作了回答,既客观地肯定“三权分立”在反对封建主义中曾经起到的进步作用,又通过深入的分析、翔实的例证,充分说明“三权分立”的虚伪性和历史局限性,并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优越性。这种充满问题意识的说理方式,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做到了深入和浅出的有机统一。这本书选取的六个问题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关系到我国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于这些问题,该书没有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而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落笔,从广大干部群众身边小事入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用有限的篇幅把一些本来比较难说清楚的抽象理论问题讲得既明了又生动,体现了深入和浅出的有机统一。(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艾四林)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