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台长称6因素致天气预报不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央气象台台长称6因素致天气预报不准
2009年06月01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六月一日电 题: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

  ——访中央气象台台长端义宏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气象部门预报说,这几天厦门地区会有大雨甚至暴雨,我们原先安排的户外活动被迫取消。可三天过去了,大雨并未降临,天气预报为何总是不准呢?”一位网友最近留言说。二00五年八月,当北京地区做好迎战台风麦莎的准备后,却迟迟不见台风袭来的踪影。在日常生活中,抱怨天气预报不准的声音并不鲜见。

  “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会不准呢?”中央气象台台长端义宏日前对记者说出了六大缘由。

  首先,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并不长,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发生、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

  其次,“天有不测风云”,大气本身是变化无常的,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

  同时,决策预报有难度。一些特殊的天气预报不准很正常。比如说火炬登珠峰的天气预报,由于这个地点终年没有气象站,没有探测,地形复杂,人们对特殊地区特殊天气的认识非常有限。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天气预报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第四,天气预报精细程度不够,比如奥运会开幕式天气预报。做到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是未来天气预报必须攻克的难题。

  第五,延伸期预报能力有限。去年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涉及四次天气过程,气象部门均作出了准确预报。若是能发现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可以提前预警。但这样的预报,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达到。

  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天气预报准不准,与气象技术、百姓自身感受以及预报人员的经验水平都有关系。用国际上的通用标准衡量,中国对降水、台风、暴雨的预报与发达国家接近,但还是有差距。目前中国针对未来两至三天的晴雨天气预报准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

  端义宏说,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中国天气预报面临巨大挑战。要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关键是要提高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预报,即最好能预报出几时几分下雨,下多大的雨,这也是未来天气预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同时,贴近公众的生活需求。未来还要推出人性化的天气预报,让用户可随时随地获取天气预报信息。天气预报不仅要预报天气信息,也要预报出灾害的影响程度。比如,下了一场雨,会不会发生滑坡、泥石流,这也是未来天气预报努力的方向。

  端义宏表示,近几年来,中国天气预报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今后,中国气象局将以公共气象服务为需求,以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探测为基础,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全面推进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完)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