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将近,据最新数据显示,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地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5月29日《中国青年报》)
高考退热未尝不是好事
被就业倒迫的高考退热,于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国家的教育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善加引导或能成为教育转型的契机。从前,高考是中国教育惟一的指挥棒,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在围着这根大棒转,考试是法宝,分数是命根,人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成了中国学子的通病。现在,高考已经不再成为学子们的惟一选择、不二法门,教育部门就应该利用这难得的“窗口期”,趁机实现教育转型,把走得太远的应试教育的车头打一打,使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被冷落多年的素质教育应被提到应有的位置。当国际社会进入人才、智力、制度等非物质性生产要素竞争的时代,国民素质是决定胜负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不可等闲视之。
其次是修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考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成为全社会最直接、最功利的目的。当然,对于个人而言,知识改变命运,良好的教育与找份好工作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但作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并非是其全部的意义。我认为,高等教育除了赋予受教育者知识之外,更要育人,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成熟的、理智健全的、有责任心的人,特别是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知道自己该怎么贡献于社会,怎么能够被社会承认的人。
再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造成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外部经济大环境之外,中国高等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难辞其咎。其中,专业设置无视社会需要、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等,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严重过剩,“零薪酬”也有人愿意干;另一方面,社会亟需的人才(如高级技工等)奇缺,月薪过万难求。因此,教育应该走下象牙塔,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为广大学子、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作者:阿蒙)
高考被迫降温何喜之有?
高考需要降温,但应是主动降温,是喜悦式的降温。是现实让学生和家长彻底改变了观念,让他们看到,不用通过高考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想要创业,就会发现,政府和社会已经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当他们参加各种应聘考试时,就会发现,文凭已经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条件;当他们参加社会的各种尝试时,发现阳光操作,发现公平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原则。如此背景之下的高考降温是值得可喜的,这才能说明我们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但现在我们做到了吗?我可以理智地告诉你:没有。
高考被认为是相对最为公平的事,而通过高考改变命运也是普通人家的几乎是惟一的通道。诚然,有个好爸爸比什么都强,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拥有权势的“爸爸”,他们想要改变命运,惟有通过高考。现在竟然主动将惟一的通道关闭了,这不是欣欣然的自我放弃,而是绝望之后的被迫放弃。这是可怕的放弃。当心目中最为公平的“神像”倒塌掉,他们还会相信什么?生活本就是靠希望活着的。
一边是高考在被迫降温,一边却是社会的公平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不上大学就能够找到工作吗?放弃高考的多是农村的孩子,在农村里,有一种朴素的愿望,父辈的弱势,要通过高考来改变整个家庭的困境,现在却放弃了,现在要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困境,恐怕只能是外出打工了,这就不是在改变命运,而只是在继续着以往的困境情节罢了。
放弃考大学是一个人的自由,但当越来越多的人放弃高考,而且是被迫放弃高考,就要警惕了。被迫的高考降温不值得高兴,我们不要将目光只盯在那些能够通过出国而不用高考的学生身上,更不用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社会的成才观来安慰公众。现实的残酷岂是局外人所能够想象得出的? (作者:烟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