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我国已启动“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5月27日《长江日报》)
本次“申遗”的积极意义在于,有望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有望促使抢救和保护科学化、规范化。这是一件好事,如能成功,我们当为之欢欣。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以当今社会的浮躁来预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上述“唤起”、“保护”,其作用可能是非常相对的。
不少国人总在埋怨,邻国把中国首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在中国之前进行了申遗,但是我们却很少考虑,类似端午文化这样的项目,如果在其发源地却无人关注其传承与创新,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埋怨呢?吃粽子,划龙舟,描雄黄,插艾草,戴香包,绑五彩线,挂葫芦,包粽子……端午文化是什么?在如今许多人的头脑中,也许只是一个物化的念想,一个概念,一个简单的故事,其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核,又有几人能说得清?都市青年为什么热衷于追洋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大多停留在物化沟通、家庭亲情上,而洋节日更少拘束,更轻松自在,更讲究小团体或一对一交流,所以更合年轻人的口味。在尊重精神内核的前提下,中国的传统节日能不能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使之保持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同样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即便“申遗”之后,笔者还有一种担心,那就是把申遗当作功利之举———抢救保护的兴趣远不如开发利用的兴趣高,其文化载体纯被当作吸引客源、发财致富的金字招牌。与其申遗成功,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成了变味的“摇钱树”?却没有在普通百姓心里扎下根,那这样的“遗”不“申”也罢。(马龙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