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230名再孕母亲
“妈妈之家”:民间的自我疗伤
在这个帮助230名再孕母亲、顺利度过孕产期的心理疏导中心,“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憧憬未来”
文/谢文轩 本刊记者/蔡如鹏
“妈妈之家”一直纠结在绝望与希望之间。
4月23日,在这个地震灾区唯一由志愿者组建、专门为再孕妈妈作心理疏导的地方,两个女人一分钟前还抱头痛哭,转眼又相互安慰。
她们都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一位是来自北川的蒋玲,23岁,孩子离开她时才67天。她是这里的志愿者。另一位是“妈妈之家”所在地都江堰城北馨居吉园板房区的居民,她的孩子消失在新建小学脆弱的建筑之中。更令她悲痛的是,不久前,年近40岁、刚刚怀孕3个月的她流产了。
自我拯救
刘大姐的宝宝已经两个月了,她把孩子交到蒋玲怀里,说没有小蒋的关心就不会有今天的孩子。
孩子在蒋玲怀里晃动着小手,四处乱抓。蒋玲再也忍不住悲伤,眼泪扑扑地掉下来,搂着孩子不肯撒手。
“程程,程程呢?他也应该是这么大,这么可爱。”1年来,蒋玲都不敢看和她儿子一般大小的孩子,看到就会想起自己的宝宝程程。
在震后1个月时间里,蒋玲都活在似梦非梦之间。她幻想着自己的孩子还活着,或许已经被人解救,在某个地方正期待着母子俩的再次相聚。
在漫长的等待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蒋玲陷入极度的自责,为什么没能救出孩子?那个月,蒋玲每天都通宵哭泣,发疯似地撞墙,扯自己的头发,发高烧,白天昏昏沉沉,整日难以入眠。
见到这样的情况,朋友开始强拉蒋玲去接受心理治疗,但几个疗程下来,蒋玲的情况丝毫没有好转。
没人能走进蒋玲的内心,幸存下来的亲人,爸爸和丈夫在交通局和国家电网工作,当时正是恢复交通和电力的紧张时期,每天工作加班加点,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何况坐下来和蒋玲谈心。
蒋玲感到绝望,万念俱灰,她甚至做好了死的准备。
这时,她遇到了一位被称为“最后一个‘幸存’的心理咨询师”——河北经贸大学的心理咨询师刘猛。“幸存”成为勾起她和这位心理咨询师接触的冲动源。
蒋玲想找个能听自己说话的人。她试探性地给在都江堰的刘猛拨去电话。对方说话不多,在将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差不多是蒋玲一个人在倾诉,最后刘猛邀请蒋玲去他的驻地看看。
蒋玲从刘猛那里感到了真诚。
2008年11月,蒋玲去了一趟都江堰,一开始只是抱着散散心的想法。那时正赶上有大量的儿童衣物捐献过来,刘猛分配蒋玲和几个志愿者把所有的衣物全部清洗一遍。洗完衣服,还要整理捐献过来的图书。
繁重的工作让蒋玲暂时忘记了失子之痛。白天工作,晚上志愿者在一起谈心交流,蒋玲情绪好了很多,从一开始整夜失眠到能够睡上两三个小时,蒋玲并没有察觉自己的变化,但在刘猛看来,这是不小的进步。
与此同时,来到这个心理干预中心的遇难孩子母亲越来越多。
今年3月初,3个母亲来到心理治疗室找刘猛倾诉,说到动情处,一位母亲忍不住失声痛哭,作为专业人士的刘猛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倒是在一旁的蒋玲很自然地递上纸巾,抱着这位母亲一起哭泣,极大缓解了局面。她们都是失去孩子的母亲,相同的境遇把她们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刘猛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接下来,他和蒋玲做了简单的沟通,两人一拍即合。
筹备的时间不到一天,志愿者们分头行动,买沙发的买沙发,装饰房间的装饰房间,很快,“妈妈之家”成立了。
蒋玲就此留在了都江堰的“妈妈之家”, 她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妈妈们。她们彼此用受伤的心相互慰藉。“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憧憬未来。”
刘猛说,蒋玲虽然没有专业知识,但悟性很高,天生就有很强的情感交流能力,并且她心地善良,愿意帮助人,很多专业人士未必能做到。
悲痛中的快乐
在刘猛看来,失去孩子的母亲是灾区最应关注的一个群体,“因为她们受到的创伤更持久、更难以愈合”。
他说,去年震后刚到灾区,他就注意到这个群体,“天天在哭,尽管不是大哭,但随时在滴泪,情绪很不稳定。”
这位至今仍坚守在灾区的心理咨询师认为,现在她们表面上看都已接受了现实,逐步开始新的生活,但那抹不去的痛永远存在于心底,一旦被重新激起,哀伤难抑。“而她们再孕多是被动选择,往往不是减轻了痛苦,而是加重了悲伤。”
“角色冲突是影响再孕母亲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刘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们被迫几次转变自己的角色:震前是一个孩子的母亲,震后变成了一个灾民,同时成为了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几个月之后又转变成再次怀孕的母亲,很快又即将成为一个再次养育孩子的母亲。
“这一系列的重大角色转换,都是她们无法选择的,只能被动接受,她们在内心深处还没弄清楚当前的角色意味着什么,就被裹挟进下一个角色。充当了再孕妈妈的角色时,失去孩子的母亲这一角色并没有从她们身上消除。而这两种角色在本质上存在着巨大冲突——失去孩子的母亲心情必然哀伤忧郁,而孕期的妈妈则需要一个轻松愉悦的心境。”
刘猛希望通过“妈妈之家”,让母亲们重新构建情感支撑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顺利地度过孕产期。他说,“很多母亲在失去孩子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不能笑,不应该笑,也不会笑了。”
他告诉妈妈们,必须面对这样的角色转变,才可以让未来的宝宝健康,“悲痛中的快乐,可以换来宝宝一生幸福。”
为了让妈妈们放松,刘猛把她们置身于一种情境之中,“你不可能告诉她们怎么做,而是让她们自己去感受。”
通过引导,刘猛在“妈妈之家”营造出宁静、富有生命力的气氛。在刘猛看来,妈妈们相互之间的感染是最好的心理疏导,而蒋玲则是“妈妈之家”的妈妈们之间最好的纽带和桥梁。
无法掌控的未来
4月24日,蒋玲准备去看望一位刚刚产后大出血的妈妈,她想带点水果或者一罐奶粉,蒋玲计算着开支,一罐奶粉需要70多元,水果20元左右,再加上交通费一天下来她至少需要开销100元。
从成立之初,“妈妈之家”就不得不掐着指头过日子,在不到30平方米的“妈妈之家”,所有设备都是志愿者自掏腰包购买的,花了近1万元,后期的投入也将近1万元。对于这些没有收入的志愿者来说,这些花销都来自他们早年的积蓄。
刘猛已经在都江堰呆了将近1年,个人投入近20万元,而后期的维持也都来自志愿者,社会零星捐助少得可怜,而基金会又不可能给他们投入。“没有身份,我们得不到支持。”刘猛显得很无奈,但他还是很感谢政府,当地社区免费为他们的“全国心理援助联盟”提供了20间板房,没有这些基础条件,所有项目都无从谈起。
此前,刘猛的“全国心理援助联盟”一直因为“资质”问题,无法接受各方经费援助。2009年3月,他们终于得到政府批复,准许注册,但是无法使用“全国心理援助联盟”这个沿用已久、已经具备了一定社会价值的名称。
更为困难的是注册需要10万元启动资金,如今团队已陷入资金困境,无法拿出10万元现金,而没有注册之前无法接受援助,在不接受援助的情况下又无法完成注册,团队正在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
刘猛所带领的5名志愿者每日三餐总共20元,早上稀饭,中午一荤一素,晚上吃面条或者稀饭。对此,志愿者打趣说,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利健康。但“妈妈之家”还在继续,每天为妈妈们准备的水果以及饮品依然新鲜。
吉园已经有了7个新生儿,蒋玲每次看到孩子都特别开心。在“妈妈之家”建档的230位妈妈中,每一个宝宝的诞生都牵动着蒋玲的心。
蒋玲期望能和妈妈们一起迎接新生活,她说,她现在已经开始休养身体,等条件允许,她将再怀一个孩子,“孩子是所有的希望。”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