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通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情况(全文)(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四川省政府通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情况(全文)(3)
2009年05月07日 11: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十一、关于灾区心理卫生服务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干部群众造成严重心理创伤,为帮助灾区干部群众尽快摆脱心理阴影,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心理服务和心理干预工作。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省委、省政府及重灾区市、县党委、政府都成立了灾区心理服务领导小组,加强对这一工作的统筹领导。二是充分整合资源。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党委、政府、群团力量、国际国内专家力量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专业和业余心理巡回服务队,在灾区广泛开展心理治疗和心理服务。全省建立了心理卫生五级服务网络和省心理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服务热线,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组织文艺团体到灾区演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抚慰活动。三是加强重点人群的心理服务。针对“三孤”人员、伤残人员、有亲属死亡伤残人员以及在校师生等特殊人员开展心理服务。要求灾区有师生遇难的学校配备心理服务教师,较大的受灾群众定居点配备心理咨询服务人员,县、乡医院配备心理服务人员。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还十分重视在重点时期、重点时段的心理服务工作。四是全面落实关爱基层干部措施。针对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思想压力大的实际,组织专家举办心理干预知识讲座,安排基层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缓解心理压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心理服务专业人员缺乏,人手不足,各级政府正进一步统筹各方面资源,加强和改进对灾区的心理卫生服务。

  十二、关于因灾伤残人员后期治疗和康复情况

  地震发生以来,全省累计救治伤病员445万人次,累计住院143367人,其中伤员91177人,送到省外救治的伤病员10015人。初步统计因灾致残7000余人。为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按照“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各级政府成立急危伤员救治专家顾问组和联合专家组,及时组织力量救治伤病员,目前,大部分伤病员治愈出院。为抓好地震伤员医疗康复工作,全省将建立3个省级康复中心、6个重灾市(州)康复分中心和县、乡(社区)医疗机构组成的四级医疗康复网络,目前正在抓紧建设。同时,加强对灾区医务人员康复技能培训,组织非灾区专业人员进行对口支援,邀请省外、国外康复专家来川指导帮助,全面开展对地震伤员的医疗康复。对伤残人员需要进行医疗康复的,全部由政府出资免费进行;对需要安装假肢的,根据功能恢复情况组织测试,尽早安装。目前,需要进行后续医疗康复的已有6318人完成医疗康复,还有1109人仍在康复中。为伤残人员提供轮椅等辅助器具1万余件,为 435人安装了假肢。目前各级党委、政府正积极筹集专门康复后续治疗专项资金,通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伤保险报销,对需个人负担部分实行救助等措施,保证所有伤残人员都能完成医疗康复。

  十三、关于灾区房屋建筑质量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省委、省政府对危房鉴定工作高度重视,制发了《关于正确处理震后危房鉴定和拆除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在建设部等有关部委支持下,组织省内外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2500余人次,深入灾区开展地震震害调查,并组织房屋震害研究专家组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前不久,专家组已公开发表了《“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与对策研究报告》(见中国建筑新闻网)。报告认为,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及相同区域房屋震害不同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地震的原因。此次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地震震源深度浅、破裂长度大、震害范围广。二是不同地质构造、不同场地条件的原因。在不同地质构造的区域或虽在相同区域但不同场地条件下,由于地震波传播的方向、地震波峰值的叠加效应和共振效应等原因会导致不同区域或虽在同一区域的房屋震害明显不同的结果。三是房屋本身结构类型和建筑形式的原因。不同的房屋结构类型和建筑形式,在这次地震中体现出震害明显不同,比如以大开间、大开窗、外走廊等形式的砖混结构建筑震害最为严重,垮塌也比较多。四是不同年代抗震设防标准的原因。除松潘、石棉、九寨沟县外,此次地震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房屋建筑的最大设防烈度为7度,而汶川地震实际影响烈度达到了8—11度,地震实际影响烈度普遍超过极重灾区建筑设防烈度的1.5—4度,根据抗震规范对大震进行超越概率计算的结果,当实际影响烈度超过设防烈度的1.5度时,房屋结构主要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变形无法承受,倒塌在所难免。五是使用不同建材及制品的原因。九十年代中期以前预制空心楼板中大量使用冷拔低碳钢丝构件的房屋,以及在农村建房中大量使用“干打垒”等土筑墙形式,用泥、砂或糯米浆为主要粘结材料的房屋,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差,在这次地震中震害严重,倒塌较多。专家的结论是:重灾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很难抵御此次特大地震的破坏,重灾区房屋的倒塌是不可抗拒的。

  同时,这次特大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在技术上也是有教训可总结的。目前工作重点是通过对房屋震害研究,进一步认识地震对房屋建筑破坏机理的规律,从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优质高效地推进重建工作。至于社会上有人提到倒塌建筑存在质量问题,省委、省政府态度很明确,只要有确凿证据证明建筑设计和施工确属存在违法问题的,有关职能机构将依法查处。

  根据房屋震害分析研究结果和专家组建议,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强化对恢复重建建筑质量的监管。一是严格规划选址。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在房屋重建选址上,按照避开地震断裂带、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避开行洪通道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地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自然灾害影响评估,科学进行选址,提前预防和减轻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二是严格执行抗震技术规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把抗震设防贯穿于工程选址、规划、勘察、设计、审查、施工、监理、验收、使用、管理的全过程。三是加强房屋抗震设计。在农房重建上,省建设厅出台了200余套适合不同地区、各具风貌特色的农房设计方案,加强了农房建设抗震设防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在城房重建上,注重抗震设计,优先采用抗震性能好的建筑结构形式;对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选用抗震性能最优的结构形式。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向6个重灾市(州)派驻工作组,加强对城乡住房重建的指导和质量监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恢复重建建材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一系列文件,加大对建材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生产。

  十四、关于地震遗址保护建设情况

  为保护和建设好“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遗迹等地震纪念体系,发挥地震遗址、遗迹的见证展示、纪念凭吊、训练演习、科普教育等功能,省委、省政府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按照原址保存、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公众参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正规划建设四川“5•12”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纪念体系。该纪念体系由北川老县城、汶川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和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四个地震遗址、遗迹组成。其中,拟将北川老县城建成世界首座整体保存地震遗址原貌最具完整性的灾难性遗址保护区;对映秀镇的典型倒塌、倾斜建筑现状、沿江公路、百花大桥、鱼子溪遇难者公墓、牛眠沟等地震遗迹进行重点规划保护,形成震中纪念地;对东汽汉旺厂区进行规划保护,突出展现 “东汽精神”;对深溪沟地震遗迹进行保护开发,展示罕见的大规模地表地震断裂带和地震断层。并将对地震遗址、遗迹进行综合评估,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划定保护范围,制订保护方案,明确保护单位和保护措施,进行适度开发利用。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本着需要和节约的精神,凡《“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中没有规划的项目,各地不得重复建设,确需保护和建设与地震遗址博物馆和纪念地相关的项目,须报经省重建委批准。

  十五、关于防灾减灾机制建设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应急预案,做好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加快实施“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把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恢复重建等规划有效衔接,统筹考虑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省、市、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和要求,在县以上政府统筹规划和建设具有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应急指挥中心,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实行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三是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以公安消防、预备役部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以企业专兼职救援队伍为补充,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四是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工作。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为重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五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

【编辑:巫峰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