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携学子走进钓鱼台 讲述六方会谈“故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秦刚携学子走进钓鱼台 讲述六方会谈“故事”
2009年05月03日 21: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外交部在北京举办“五四”青年节大学生专场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的170余名大学生作客外交部。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同大学生共赴钓鱼台国宾馆参观,进行面对面交流,并介绍六方会谈有关情况。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五月三日电 (记者 张朔 余湛奕)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外交部三日举行大学生专场公众开放日活动。这一次,公众不仅走进外交部,还走进了见证诸多重大外交事件的钓鱼台国宾馆。

  当天中午,结束在外交部的日程后,一百七十余名大学生乘车前往钓鱼台,与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秦刚一起,到芳菲苑、养源斋等处参观。

  在六方会谈主会场芳菲苑内,历经多轮重要会议的秦刚,向大家讲述了“玫瑰花灯”、“武大伟题扇”等发生在六方会谈台前幕后的新闻“故事”。

  “再次来到这里,我既感到亲切,又感到心里发怵。”秦刚直率的开场白博得一阵会心的笑声。他解释说,感到亲切,是因为自己经历了从二00五年到二00八年的历次六方会谈,对这里的场景非常熟悉。感到发怵,则由于六方会谈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而为了推动这个艰难的进程,中方付出了很多努力。

  在劝和促谈的政治努力方面,二00五年八月,中方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就曾巧借历史掌故,以“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古诗,启发互不相让的与会各方。有的代表团成员请武大伟把诗题在扇子上留作纪念。

  在后勤保障上的一个细节,也体现出中方的周到用心。中方创造性地运用了“同时交传”的翻译方式,在桌中间安放六盏“玫瑰花灯”,代表不同的语种。一方代表发言时,几个有关语种同时翻译,译毕灯熄,发言人按此提示继续发言。此举保证各方在最短时间内都能听懂会议发言,也方便各方能深入地讨论和交流。

  秦刚说,六方会谈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所发挥的作用,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谈到六方会谈目前遇到的挫折,他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六方会谈已不复存在。重启会谈,最重要的是增进各方互信,有多少互信,就能取得多大进展。

  尽管有令人“发怵”的艰苦回忆,但在发言的最后,秦刚表示,“我相信,六方会谈有一天还能回到这里,继续举行。”

【编辑:邱观史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