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自杀官员妻子丧夫后逢酒必醉 希望好好活着(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川自杀官员妻子丧夫后逢酒必醉 希望好好活着(2)
2009年04月29日 09:41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思念里的伤

  她以前不喝酒,而现在,同事说,她逢酒必醉

  日子,就像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推动的巨石,一下子,从山顶跌回了谷底。

  李曌记不清那天的细节,只记得董玉飞走前,她还给他熬了中药,之前几天一直如此。

  “彻底碎了。”李曌说自己很气愤,别人的希望都是瞬间破灭,自己却要承受第二次折磨。

  她怨董玉飞,怨他狠心,自己解脱了,把所有的苦难丢给了她,“我承受不起。”

  李曌说,自己是个被动的人,笨且晚熟。丈夫死后,她接受领导和朋友的抚慰,试着去参与社交,但她发现很难。

  她不想让同事情绪受影响,从单位的集体宿舍搬了出来,跟同事在安昌合租了房。灾后房租暴涨,年租2000多元的三居室,涨到了8000多元。

  为了省钱,她继续吃单位的大锅饭,“30多个人吃,每人每月负责一天,划算。”

  熟悉李曌的同事说,她变化大,以前她喜欢买衣服,地震后为了省钱,再没见她穿过新的。

  李曌不愿别人把她看成弱者,但有些事情她无能为力。例如她自己不懂维修,为了让租的房子安全耐用,她决定合租伙伴中有一名男同事。

  说起这些,她会不好意思,说,董玉飞都做得来。

  她说,怨他,却不能不想他。一想起来就心里疼,一疼就要哭。

  她觉得董玉飞并不浪漫,什么纪念日,都没有对她有过表示。他也不管儿子的学习,每晚都是她去辅导,两个人拌嘴,也都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

  想到一些具体的场景,像回到从前,让她心里舒服。继而,心又开始疼。

  农经站的同事说,李曌本不爱喝酒,但董玉飞走后,她逢酒便醉。

  同事们曾聚在一起喝过几次酒,李曌每次都主动喝。不管白酒还是啤酒,每次都喝醉。别人劝她,她答应,答应后接着喝,“她看上去柔弱,但骨子里很倔强。”

  李曌说,醉了就不会去想,不想,心里会好受些。

  她说,有天夜里梦见董玉飞了,董玉飞说自己不再做农办主任了,她高兴坏了,随后却发现那面孔不是丈夫,“怪了,不是他,又会是谁呢?”

  她说自己希望梦到董玉飞,也害怕梦到董玉飞,不想看到与现实生活形成的鲜明对比。

  对“符号”的抗拒

  她不喜欢被媒体关注。她喜欢自己的工作,让她感觉生活还有从前的痕迹

  “她忘不了董玉飞。”父亲母广元说。

  董玉飞走后,好几个人给李曌介绍对象,但她一个没见。

  李曌说,没那个心思,生活如此脆弱,何况感情。

  父母劝她再嫁,有家了,才能快点从阴影里走出来。李曌每次都说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母广元认为,女儿还没走出董玉飞自杀的阴影。

  他说,李曌也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他听女儿的朋友讲,李曌让董玉飞去那边找到孩子,自己随后就到。家人听了,时刻不敢离开她半步。

  母广元说,女儿从小到大说话轻声细语,感情很少外露。但女婿遗体告别那天,哭得撕心裂肺。

  李曌说董玉飞是她生活的引导者,是她生活的掌舵人,舵手没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还是要去承担。

  “董玉飞之妻”这个符号,让太多人关注她,这让她心里有排斥。

  清明节那天,她去北川老县城给丈夫和儿子烧纸。记者的“长枪短炮”,让她浑身不自在。

  祭奠之后,她回擂鼓镇的板房区陪父母。刚一进门,一台摄像机便跟了进来。她大惊,记者简单采访完父亲,就对着她连连发问。

  她觉得外界对她的关注离不开董玉飞,她很不希望这样被反复问。

  她记得和那个记者说,自己会坚强,不会走丈夫的不归路,会捡起他丢下的家庭责任。

  她说这些话也是在对自己说。但她不习惯、也不喜欢在镜头前说。

  她更习惯自己在农经站的工作,熟悉的报表和节奏,让她感觉,生活还有从前的痕迹。

  日子终究要过下去,哪怕是一个人拼凑。

  活着是一种责任

  李曌希望,自己能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让丈夫和儿子放心

  北川农业局副局长赵其洲,是董玉飞的老友,董玉飞离开后,赵其洲多次跟李曌说,有什么困难告诉他。

  李曌还是很客气,一个困难也没提过。

  农办一名唐姓副主任说,董玉飞离开后,农办曾组织安慰家属。李曌的还礼,“内敛中带着礼貌”,很少说话,眼眶里装不下了,眼泪才肯出来。

  他说,李曌柔弱,所以很看重保护自己。因此他也担心太多的同情,在李曌的眼里,会变成难咽的“施舍”。

  李曌不喜欢把自己的苦摆在外面给人看,她说感激关照她的人,但不想形成一种依赖,否则日子更过不好了,尽管一个人很艰难。

  她说犯难了就听歌。她愿意听老歌。她喜欢陈瑞的《下辈子不做女人》。

  她开始频繁找绵阳的同学,一起逛街聊天,这样就不觉得孤单了。

  李曌几乎不看电视,她的兴趣在网上。她说想董玉飞的时候心里难受,就在网上看哲理故事,“看完就舒服些。”

  在佛学网上,她看到一个故事。女人的家人死了,女人求佛帮忙把家人刻在她的记忆里。佛说,记得越深走得越难,活下的人不痛苦,死去的人才放心。

  信佛吗?不信,她说,但是文章说得有道理。

  她说这些道理是自己的寄托。

  她又讲了一个网上看到的故事,一个和她有相同遭遇的女人,想自杀,被出家人拦下。女人说生活破灭没有勇气活下去,出家人说,人生下来一无所有,生活没有破灭,只是回到了原点。

  她愿接受这样的态度,她说,身边太多的人都回到了最初的生活,难道都去寻死觅活?

  她说,丈夫留下的残局,终归要有人收拾。一个人,责任更多了。老人担心她,让她觉得不好好活着就不孝顺。

  她说碎片里有自己的生活,只有拼好了,日子才能继续。

  “事在人为吧。”李曌说,自己希望再过上安稳的日子,自己好好活着,丈夫和儿子就放心了。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