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影响年轻干部成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部分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影响年轻干部成长
2009年04月28日 08:52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编者按:现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对年轻干部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表面上的一团和气,是影响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大消极因素。

  年轻干部要走的路很长,面临的诱惑很多,严格要求是最好的爱护,而年轻干部能否做到正确看待批评,正确看待“吃亏”,正确看待自身的成熟与不成熟,时刻保持自醒,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自身的最大挑战。

  被批评是成长的良机

  一位老干部曾非常惋惜地说:“眼见着一些原本很有前途的年轻干部因为得不到及时批评提醒和有效监督,导致自傲浮夸,最后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很让人痛心。”

  年轻干部要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年轻干部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才是真正对党负责、对年轻干部负责。

  如今,能够面对面批评人或得到别人的批评,实属不易。好人主义的盛行,让本想批评年轻干部的干部也心虚起来,“我是不是太苛刻太不通情理?”怕被说成“左”,怕被说成“整人”,于是乎能不表态就坚决不表态,该表态的轻描淡写,多说好话,少提意见,大家心如明镜,一起打几个哈哈儿了事。

  有人说,批评之难,根源在得失。批评上级,怕影响前程,批评同级,怕关系难处,批评下级,怕影响选票。所以,谁也不批评谁,得罪人的话不说,得罪人的事不做。

  “一个年轻干部,倘若身处缺少监督与批评的环境,绝不是一件好事,这时候就更需要时刻警醒,更需要定力。”上海科技党校教授刘光华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好人主义的盛行,带来的是不问原则,只顾得失,不顾公正与大局,只看来头与亲疏。这种风气,是影响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重大消极因素。

  可以说,国家药监局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上海宝山区原区长秦裕以及北京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等一批年轻干部的落马就是明证。自称为“天下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28岁即成为省委第一秘书,34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国税局局长,还曾被列为国家税务总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双料后备干部。从呼风唤雨到最终毁灭,李真并非一日登顶。在他不断爬升的过程中,人们看到的是所有的监督机制都形同虚设,所有的批评都一律“失声”,李真也一天比一天地狂傲,直至彻底迷失。

  河北磁县县委书记李德进认为,一个人能经常得到别人的批评,说明你诤友很多,说明人家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尽早成熟起来,还说明你能干事、干得多。因为不干事,肯定不会犯错误,也不会得到批评。能把批评当作自己进步的良机,而不是一听批评就跳起来,对平常人而言,需要良好的心态和个人修养,对年轻干部来说,需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

  “吃亏”是难得的历练

  “吃亏是福”是句古话。也许你吃了物质的“亏”,收获了精神的“福”,也许你吃了小亏,得到的是大福。说白了,就是要算“大账”,别算“小账”。共产党人的“大账”就是人民的福祉,“小账”就是个人的得失。对成长中的年轻干部来说,“小账”就是暂时的得失,“大账”就是个人能力素质的真正提高。

  有人说,现在有些年轻干部算盘打得太精,就怕吃亏,一提做事,首先想的就是对自己是否有益。遇到困难绕着走,不揽事、不干事,唯恐自己做事露了怯,给自己的形象减了分,分分钟都算计“投入”与“产出”,绝不走“弯路”,更不会走“错路”,最终错失了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田波认为,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进步的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地分析看待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吃亏与不吃亏现象,就很难正确判断到底是吃亏了还是没有吃亏。这种模糊的判断又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年轻干部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其世界观和人生观。

  河南有个叫李天成的村官,他有一首《吃亏歌》值得年轻干部深思。“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 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 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 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 能吃亏、肯吃亏、不断吃亏,工作才能往前推……”

  能在艰苦的地方吃点苦,吃点亏,恰是长本事的关节点,是难得的历练。

  不成熟是必然阶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育成长有其自然规律,培养造就年轻干部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实践,更需要时间。

  可以说,无论怎样加大力度培养,也很难使30来岁的干部全面成熟或早熟。上世纪80年代炒得沸沸扬扬的“神童”,如今看也没有多少被培养成拔尖的人才,而不少栋梁之材大器晚成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把握人的自然成长的规律,才能正确分析和理解年轻干部的不成熟,才能做到宽容年轻干部的失误,不对他们求全责备,鼓励他们敢于负责、大胆创新,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不成熟是年轻人的阶段性特征,是一个必然阶段。作为年轻干部,不能自以为成熟,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成熟,在实践中虚心学习。”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张希贤说,年轻干部不成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层历练少,对国情、民情把握不够。

  近年来,各地农村基层一线、项目建设一线、信访岗位一线、招商引资一线年轻干部的身影逐渐多了起来,这说明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帮助干部成长、成熟的一个基本途径。

  正视年轻干部必经的不成熟阶段,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缺什么补什么。2001年,江苏省东海县首次公开选拔了20名大学生进村任职;连续6年共选拔114名村官下基层。如今,这114名村官到农村任职最长的已经8年,最短的也已经3年。截至目前,114名村官已有56人考上了公务员,1人选调到省级机关,2人考上了研究生,6人考上了副科级后备干部,7人被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至今还有42人在村里任职。

  江苏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选拔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只是一个源头工程,为什么党政干部培养要来自工农和基层一线?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了解国情、熟悉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干部。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三农”问题。从目前的干部队伍来看,不少干部从校门一步迈进机关门,现在在中间增加一个农门,这一路径符合干部成长的规律。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