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等三个文件。文件特别对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的程序、次数、处理方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表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对信访群众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群众信访案件高发,积累的各种矛盾比较突出,基层群众与干部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情绪。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与领导干部对信访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重视程度高,化解信访问题的办法就会多,信访群众的正当利益就能够得到保障,重视程度低,化解信访问题的力度就弱,信访群众为此要付出更多的信访成本。
群众到领导机关或领导干部那里信访,接访的领导机关或领导干部必须在第一时间受理,并展开调查,尽量在较短时间里给信访群众一个交代。但实际上,当前还存在少数领导机关或领导干部漠视信访群众利益的现象,这些单位接待群众信访就是收收发发,不认真调查,不做好登记,不给予回复,这些领导干部见信访群众就躲,不过问信访原因,不接待信访群众,不督促解决问题。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把本应该自己化解的信访问题交给副职去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两办转发的文件就是要严厉纠正这些倾向,敦促各级领导干部要善待信访群众,善于解决信访难题。
一般来说,群众找领导干部反映问题,基本上都是矛盾比较突出,利益受损比较大,期盼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帮助他们解决的问题。领导干部要把事情彻底调查清楚,还群众以公正的结果。这实际上对领导干部是一种执政能力的考验,主要看领导干部能否把群众的利益真正放在心坎上,看领导干部是否有处理复杂问题的经验,看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灵活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善待信访群众不仅仅是把事情解决,还要举一反三,防止类似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再发生。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力戒就事论事,要善于从信访问题发现普遍矛盾或需要注意的倾向,通过完善政策、建立监督制度、拓宽信访渠道等办法,从源头上减少诱发信访问题的因素,从源头上保护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一些信访问题主要是由基层干部不作为或乱作为引起的。领导干部在处理这类信访案件时,在给群众一个公正的交代的同时,不护短、不遮丑,对那些以一己之私利侵犯群众利益或因权钱交易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只有这样,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才能得到遏止。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