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对待就业问题需要新思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北京日报:对待就业问题需要新思维
2009年04月13日 14:26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我国有3000万左右农民工失业,往年没有就业和今年毕业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有900多万,另外,还有其他需要就业的,全部就业压力在5000万左右。目前我国农村中,除去务工在外的,30%的劳动力创造了10%的GDP。而且GDP在农业领域中的份额逐步下降,是一个全世界的规律,我国不可能逆行。如果不持续地将农村和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出来,那么,我们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从未来30年看,如果204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推进到85%,城市中还要增加4.5亿人口,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巨大,整个国家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长期的头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难题。

  民生是就业之本。特别高的劳动力剩余率和失业率,将会使大规模的城乡居民陷入生活的困境,将会因居民支付能力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就医难、上学难和住房难,将会因为国内消费不足对出口形成强烈的依赖,将会由于生产能力强及劳动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不足而在出口不顺时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将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将会使居民对社会从心理上产生负面的感觉,将会成为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的隐患。我们面对今天和未来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难题,必须引起最高度的重视和讨论。我认为,对待就业问题需要树立新思维。

  一是各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当沉下去,实实在在地解决妨碍创业和就业的观念、体制和机制问题。比如,我国服务业就业比率长期偏低,是形成目前失业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全世界一般的就业规律是:65%―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发达国家大学生毕业后三年内创业率为20%;发展中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每千人20到30个;人均GDP3000美元时,服务业容纳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60%左右。而我国目前将个体工商户按照10个从业者形成一个中小企业折算,再加上其他企业,每千人不到10个;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创业的不到1.5%;在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率仅为31%左右。

  我们也发过不少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文件,但是,对于到底是什么原因抑制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哪些体制机制问题,做些什么工作等问题,似乎没有下文。看到问题了,没有思路,搞不清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或者没有实实在在地干些什么。结果,提高服务业就业比率提了多少年,服务业及其就业比率也没有提上去。这需要我们深思。

  二是目前各级政府确实出台了一些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的政策,但仔细去研究,大多是临时优惠制政策,或者是特殊范围优惠政策,而不是长期和普遍地鼓励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比如,我们会听到专门针对下岗职工的一些政策,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一些政策,专门针对复员军人的政策;在时间上,只有两年,或者三年;许多政策似乎像挤牙膏,或者是临时抱佛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于是,没有得到优惠政策的创业者,感觉不公平,得到优惠政策的创业者感到不长久。有关部门应系统地研究鼓励创业的长久和普遍的思路、战略、体制和政策,从而切实帮助解决问题。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证明,我们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创业精神和能力,历史上有许多漂洋过海身在异国他乡的人,都创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但在中国为什么就不行了呢?我认为,就是在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战略、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等诸方面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在今天这样一个劳动力剩余和就业困难的时候,有关部门应放弃部门利益,政府应支付一定的成本,改革不适宜的体制,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起草和颁布有用的法律,使千千万万的人有一个创业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去自主创业和就业,从而使我们短期中度过2009这一困难之年,长期中度过几亿人要转移和就业的发展艰难阶段,实现中国人民的乐业并安居的生活。

  (作者周天勇系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