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买安置房的官员有没有被追查问责的顾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时评:买安置房的官员有没有被追查问责的顾虑
2009年04月13日 07:54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温州官员低价购买拆迁安置房事件又有新的进展。网帖曝光的143个购买者名单中,旧城改建指挥部占了49个,此外94名所谓“外部人员”则大多来自温州当地政府部门,其职位大多在副处级以上。据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金佩静介绍,对外销售的房源全部得到了温州市政府批准。

  拆迁安置房,顾名思义应该是用来安置拆迁户的。在没有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改建指挥部内部人员和外部高官不仅违规享受了拆迁户待遇,而且是明显经过事先筛选到户型面积最大、楼层朝向最好的房子,其发言人金佩静却坚称“不存在以权谋私”,辩称“谁有钱都可以买”,污蔑发帖者“吃饱了没事干”,实在是对公众智商的严重污蔑。

  如此一桩典型的集体权力自肥腐败事件,假如没有网络曝光,假如没有那份铁证如山的“旧城改建指挥部上报温州市政府的内部材料”,即便温州市民对此抱怨不迭,乃至个别胆大媒体“挖粪”报道,涉案官员显然也是无足畏惧的——唯有“内部材料”,才能把腐败信息罗列得如此全面。正是基于对集体腐败不会露馅的充分自信,基于对政府舆论公关与敷衍狡辩能力的高度信任,当初各路权力分赃购房时,才会如此无所顾忌并且毫无后顾之忧。

  令人疑惑的是:当接收到多余安置房按暂定价销售给外部人员名单的有关部门,看到那上面一长溜的高官姓名时,会否觉得有些不妥?如果确有觉得不妥的话,1月份已经接到上报,为何至今未有任何追责之举?网络曝光之后,无论是媒体记者还是普通公众,大家都能看出其中的严重腐败问题,难道身在权力漩涡中心的上级部门,对于腐败的敏感意识与辨识标准,与社会公众真有如此大的差距吗?

  我们知道,现行反腐机制基本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内部体系,自下而上的民间反腐充其量只是一种不被待见的“意外事件”。正如周久耕的下台,并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腐败的厉害,而仅仅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倒霉一点而已;意外曝光的温州官员购买拆迁安置房事件同样如此。“意外反腐事件”越多,反证了现行自上而下反腐机制的罅漏越大。

  你看,涉案官员本人在购买安置房时,没有被反腐机制追查问责的顾忌,反而可以大大方方地把自己购买安置房的信息列表上报;而接受上报的有关部门呢?同样身处权力自肥与互肥的利益体系当中,丧失了上对下的应有腐败辨识敏感。下既无所顾忌,上亦无所追查,腐败于是成为集体无意识,自上而下的反腐机制于是沦为空转。

  没有外部力量牵制而仅仅只是内部运行的自上而下反腐机制,最容易被“染缸效应”控制。反腐败必须及时引入外部力量的监督,并且让这种监督不再只是诸如“内部材料泄露”导致的“意外事件”,而应是规则之内可预期的经常之举,比如尽快推行舆论呼吁多时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试想,如果温州官员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公开财产,那么他们在购买安置房时会不会有更多的顾虑?而政府部门在批准上报材料时,会不会也更有腐败辨识的敏感?(舒圣祥 作者系评论员)

【编辑:朱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