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曾经在99’世博会期间发挥过作用的文明卫生监督岗将重现昆明街头,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七大陋习”处以罚款。可是这一举措并没有如当年那样轰轰烈烈,反而更像少部分人群的悄悄行动,执行效果不乐观。昨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邓卫东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目前卫生监督的艰难,以及所缺少的社会氛围。那么卫生监督的行为该何去何从呢?又该如何让更多市民参与到文明行为的行列中来呢?
嘉宾:
邓卫东:昆明市城管局副局长
牛海波:市民
执行难
一周只罚到2000多元
“从4月1日开始处罚‘七大陋习’至今,一周的时间,我得到的回馈都是执法难。”这一点从各区统计来的罚款数额很容易窥见一斑:几个区一周以来的罚款只有2000多元,其中五华区占了一大部分,有的区甚至根本没有罚款。对此,邓卫东说,虽然罚款不是目的,但从罚款量就很容易看出执法的难度。比如说官渡区在执行监督时,发现有一个女同志抱着小孩在人行道上大便,纠正她时,她说没钱,也没有工具清理,此时该怎么办呢?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记者在处罚第一天跟随采访的时候,听到最多的也是“难”字。
邓卫东认为,通过严处重罚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对新昆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虽然难,但还是要坚决严格执法。”
成共识
一定时间内必须处罚
“在处罚过程中,很多人都会说没带钱,或者挣脱逃跑,实际上大家都错了,罚款并非我们的目的,而只是唤醒大家来遵循文明、相互制约不文明行为的手段。”邓卫东把处罚监督机制比喻为引导广大市民建设文明昆明的引擎。他表示,在建设市民文明的时候,城管部门更看重的是市民的参与。
对此,市民牛海波的态度非常明确:“在一定时间内,处罚是非常有必要的。”长治市曾在创卫期间通过更严格处罚帮助市民改掉陋习,比如让对方穿上黄马褂在街上打扫卫生,还要在电视上曝光。这一做法被很多市民排斥,但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效果不错。他认为昆明市民在文明习惯方面确实不是很好,确实需要一些手段来制约,不过处罚绝对不是长策。
新举措
建平台曝光不文明市民
到目前为止,提倡文明行为或者昆明创卫在昆明市范围内关注的人还不多,还有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与自己无关。“我没怎么关注这件事情,感觉与我也没有多少关系。”牛海波直言。
对此,邓卫东表示,纠正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是一项长期工作,现在才刚刚开始,现在已经在研究考虑以政府为主导的更大力的宣传,同时可能启动一些有奖举报机制,呼吁市民真实记录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进行曝光,以此来发动市民相互监督,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对文明的关注中来。也就是说,城管下一步要建立一个曝光平台,将有不文明行为的市民记录在案,屡教不改的定期曝光,同时根据档案分析不文明行为的主流群体是哪些。“这一机制虽然难度很大,但一定要做!”
记者观察
两项陋习管理是空白
对于“七大陋习”的处罚,创卫部门主要交给城管部门和交警部门来执行,除跨越隔离栏一项由交警部门管理外,其余6项都交给了城管部门。但是从4月1日起,记者观察发现,跨越隔离栏和乘坐公交车抢上抢下这两项仍没人管理。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再次提及这一问题,邓卫东认为:纠正不文明行为,不只是城管和交警两个部门的事。邓卫东说,虽然纠正市民“七大陋习”中的有5项本来就是城管的职责,但是公交抢上抢下一项却不是。他希望可以能有更多部门加入到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中来,而不是仅靠几个部门管理。不过,据了解,目前交警部门也还没有开始对跨越隔离栏进行处罚,创卫部门和交警之间在衔接方面似乎出现了问题。(记者 陈洁)(春城晚报)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