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建议
因国际金融危机而直接导致的农民工失业规模虽仅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0%左右,但其引发的社会关注及社会动员规模却相当惊人,暴露出的农民工外出务工种种新问题也值得深思。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工外出流动务工的方式,在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作用已接近极限。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现实压力,大中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也达到一定限度,农民工自身在社会发展、代际更替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新的职业化需求。因此,当社会运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出现时,农民工群体的去向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这表明目前有必要从农民工身份认定、职业发展、服务平台、社会保障以及流出地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以全盘考虑。
1.完善长期稳定的农民工返乡信息监测。
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农民工返乡潮可以清楚地看到,农民工问题已经与国家整体的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之一。而长期以来,在农民工流动管理方面一度呈现流出地政府只管输送不管回流,流入地政府只管使用不管服务的割裂状态,农民工返乡问题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2008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努力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可行的信息监测制度,在监测农民工动向、分析经济发展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能够为政府准确把握农民工流动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因此,今后亟需将农民工流动信息监测长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覆盖面广、统计指标科学、观测时点稳定的农民工流动信息监测系统。
2.建立多种农民工务工信息平台。
由于基层政府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个体化的流动模式与市场化的生产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导致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增加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成本。此次调研发现,除了农民工个体利用社会网络自发外出务工的模式外,劳务市场、经纪人制度、基层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模式均可以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政府建立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多元化务工信息交流平台,将来自企业和市场的就业信息,通过政府的渠道,与农民工实现信息共享,既可以达到政府促进就业,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沉淀的目的,还可以利用市场信息引导农民工正确的自主择业,有利于实现政府、民工、企业等“多赢”的局面。
3.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与城市职工的差异亟待解决。长期以来,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大、工作不稳定等原因,始终被排除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实际上,城乡二元分割制度是农民工无法获得同等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因。社会化分工决定了农民工和农民的本质区别,政府应认识到农民工队伍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目前农民工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完善其与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有助于稳定农民工队伍,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同时,加大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将农村土地流转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对接,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农民工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职业转变。
4.发展有效的农民工培训、输出模式。
目前,各地政府均把返乡农民工的培训作为重要举措,投入了大量财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更应该认识到,真正实现农民工的非农职业化并非短期性、一次性培训所能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现有农民工群体的职业培训。一些职业培训机构从实际出发,探索了一套“免费吃住、免费培训”,“组织就业、有偿输出”,“长期跟踪、监督保障”,“初级务工课程免费,高级创业课程自费”的有效培训模式。一些NGO组织还把对农民工的培训延伸至综合素质培训,他们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为目标,开展了以人文、励志、职业生涯规划、传统文化等为内容的新市民培训,在培训农民工综合素质的同时,也集中起了一批有志服务于农民工的志愿者。
5.加快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造成了目前农民工流动务工的现状。随着大中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其吸纳新增人口的能力已近极限,农村劳动力异地城镇化的难度不断上升,这也成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后不得不返乡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数量发展极为迅速,1978年我国建制镇数量约为2173座,到2004年已达到19883座。但就小城镇镇区的人口数量看,则呈现出目前在人口吸纳方面效率较低的状况。2004年我国小城镇共吸纳人口20135万人,每座小城镇平均约为1万人左右。而目前镇区人口超过3万人的建制镇不到1000座。研究表明,我国小城镇镇区人口至少要达到3万以上才能正常发挥其集聚功能,而我国大部分建制镇规模普遍偏小。因此,当农民工返乡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时,加快当地小城镇建设,发挥其集聚功能,或许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及本文执笔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范雷、田丰;重庆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朱艺。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