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山西临汾自溃坝事故以来半年无人任市委书记
去年山西临汾市的“襄汾溃坝”事故,直接导致时任山西省长的孟学农去职,孟学农所留“晋官难当”成为四字“真言”。“襄汾溃坝”事件后,临汾市市委书记夏振贵停职检查至今,代市长罗清宇主持工作已半年,目前仍无适当人选任市委书记,往年此时已召开的地方“两会”至今尚未召开。(3月31日《新文化报》)
这些年,听到过太多关于“官难当”的感叹。尽管说,这些感叹之中也包含着太多矫情与推脱,不过,如果把这样的感叹与“山西”这个地点联系起来,多多少少又会获得一定的民意直观认同。毕竟,山西三年就换了四任省长,而临汾三年竟然也换了四任市长。在这样的“晋官难当”语境下,临汾市市委书记被看成是官场的“烫手山芋”,也就不难理解了。
报道中说,临汾为官之难,更在于当地各种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空降”的领导很难理顺各种关系。“不在这里经营个十年八年,很难撼动地方势力。”这实际意味着,“晋官难当”,就在于这里的官员缺乏一种与地方利益集团进行平等博弈的力量。连强大的政府公权力都无法与特定的利益集团进行博弈,那么,在这种地方发生民生被胁迫捆绑,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事情,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的问题关键在于,到底是派到这里的官员本身就不是“德才兼备”呢,还是这里的地方势力太过强大无从撼动呢?很显然,过度夸大官员个体力量以及地方势力的强弱,来强调相关官场博弈艰难,并不符合现代民主与法治的价值本义。毕竟,哪里都有利益博弈,而法治就是调节相关博弈最重要的平衡器,民主就是保证法治施行的关键动力。也就是说,“晋官难当”,说到底,还是在于民主与法治在这里出现了严重的失灵。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问责制是官员头上的“紧箍咒”,但是,在权责明确已经成为官场政治普遍认同的今天,只要是真正按照民主精神,在法治的框架内办事,在权力与责任之间,就会有着一条明晰的界线。那种仅仅把眼睛盯在诸如《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之类的问责惩罚制度上,而不注重把权力运行纳入到民主与法治的轨道中,最终才会陷于“官难当”的迷局。那么多官员在山西栽了跟头,这种官场生态的恶化直接动因是地方势力的掣肘,究其根本,还是民主与法治力量被长期弱化的结果。
“晋官难当”不能成为官场的“地域歧视”,反而应该作为一个真正选用德才兼备官员,来提升权力品质与民主政治的试验场。民主是个好东西,关键就是权力能不能真正尊重并运用好这个好东西。权力之所以沦陷,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地方基层组织之所以出现“黑恶化”,血酬经济之所以盛行,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法治与执行。而解决这些权力监督与法治执行问题,离开民主制度与原则,别无它途。一句话,要想“晋官好当”,就是要从上到下都得老老实实地按照民主与法治的原则办事。(单士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