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限行”何去何从考验决策者少折腾的智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评论:“限行”何去何从考验决策者少折腾的智慧
2009年04月01日 09:17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多元声音出现,政府与百姓如何互动?一时之需与常态制度如何平衡?运动式号召与法治化管理如何衔接?路权的公平问题如何理解?公共交通中的政府责任何在?他山之石如何借鉴?诸如此类,可以解读的东西很多

  离4月10日没几天了,这本是北京市结束“五日制限行”的日子。“限行”何去何从?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极少,媒体、公众在纷纷猜测。

  尽管这只是北京一城之事,但就其公共影响而言,因其涉及多方利益、诸多领域及程序,堪称一个公共决策的范本——多元声音出现,政府与百姓如何互动?一时之需与常态制度如何平衡?运动式号召与法治化管理如何衔接?路权的公平问题如何理解?公共交通中的政府责任何在?他山之石如何借鉴?诸如此类,可以解读的东西很多。

  对决策者而言,无论是当初“五日制限行”的实行,还是“限行”是否继续,恰如一道考题。

  一考决策者如何把握公共决策的出发点。依法行事,尊重民意,应是公共决策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关于限行“是不是侵害了公民对机动车财产的使用权”,正反观点针锋相对。粗疏的法律条文面对现实问题难免显出稚嫩与尴尬,而在法律弹性空间之内,是更尊重公民私产等权益,还是虑及其它?玄机颇多。

  尊重民意,所有的官员都会挂在口边,但知易行难。多元民意之下,尊重哪部分人的意愿才算尊重民意?更多的时候,政府要扮演协调人的角色,即引导各说各理的人们能在争执中学会妥协,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在兼顾对方利益的同时争取自己的利益,达成不同利益方的和谐共存。

  二考决策者算成本、少折腾的理性和智慧。限行有效吗?当然有,小学生都会算。但“有效期”只有两年。按机动车保有量每年增长10%算,不出两年,即使每天停驶1/5车辆,交通又会拥堵不堪。到那时如何是好?限两天、三天甚至……而“限行”连带出的监管成本、退费成本又有多大?都是不能不算清楚的事。

  “五一”黄金周由立至废,再到呼吁恢复,即是一例。尽管国办通知将一时的争论平息,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对相当一批人不满“五一”休不成长假这事,政府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不折腾”不是无所事事,而是该做的要做,该改的要改,关键要看效果,看公众是受益还是受累。

  三考决策者遇事不可急功近利、图一劳永逸、把复杂之事简单化的远见卓识。谁也没期待一个万能的政府从天而降。完善的公交、多元化的经济和行政政策、公众的绿色出行理念——对照国外缓解特大城市交通压力的三大因素,我们每个方面的差距都不小,且不是一天两天能做起来的。

  仅就“完善的公交”这一首要因素,钱从哪儿来?可谓头等大事。公共财政支出的蛋糕这就么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动力与压力,切给公交的那块蛋糕有多大,即是一个未知数。而包括收取牌照费、拥堵费、停车费、燃油税等经济政策的制定,也很考验决策者算账的本事。当然,倡导绿色出行,尽可能选乘公交,这种公民责任意识的提升更是细水长流的功夫。

  时下这场寒意正浓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同样道理,类似于特大城市交通治理这样的全新课题,很可能会在下一个路口不期而至。没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逃避之路,这是决策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刘文宁)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