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三十日电 (记者 黄少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今天发表的《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列举大量数据说明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公共服务与民生工程发生了巨大变化。
《报告》说,民主改革以来,鉴于旧西藏只有三所官办的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务从业人员不足四百人,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还不到零点四人的状况,中国对西藏全区人民实行特殊的卫生保健政策。在城镇实行个人医疗资金账户和公办民助相结合的医疗费用承担办法,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免费医疗。
近五十年来,中国累计拨付专项经费十八亿多元人民币用于发展西藏的医疗卫生事业,每年用于农牧民的医疗补贴超过二千万元。去年底,西藏全区卫生机构达到一千三百三十九个,比一九五九年增长了近二十倍;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从当年的四百八十张增加到去年的七千一百二十七张,每千人拥有床位为二点五张,增加二点一一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从一九五九年的七百九十一人增加到去年的九千零九十八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三点0五人,增加了二点四一人。西藏自治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报告》称,去年,全区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机构八十个,妇幼保健院站所五十八个。危害全区人民身体健康的结核病、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重大疾病得到有效干预与控制。全区碘盐人口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六。目前,全区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七上。
《报告》提到,民主改革前,西藏九成以上的农奴没有自己的住房,民主改革后,农牧民群众开始有了自己的住房,但人均居住面积小,质量差。“十五”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积极引导投资向农牧区倾斜,重点实施了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等建设项目,四十多万农户中有近十万农户改建或新建了房屋,部分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截止到去年底,西藏自治区共投资七十多亿元,二十万户、百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新房;西藏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达二十二点八三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认为,长期以来,农牧区人畜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成为西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致力于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农牧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特别是“十五”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西藏农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区七十四个县均安排了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国家累计投入西藏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资金近五亿元。截至二00七年底,西藏共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资金四点五亿元,解决了六十余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优先安排安居工程点和高砷、高氟和大骨节病地区,以及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并计划到二0一0年彻底解决农牧区安全饮水问题。
《报告》指出,西藏受自然气候条件和化石能源相对不足的影响,长期以来以薪柴能源作为主要生活消费能源,大量使用薪柴、畜粪、草皮等生物资源,不利于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九八0年以来,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开始致力于采取措施解决居民生活能源的替代问题,先后建立了太阳能研究机构、沼气能源研究单位等。去年,西藏自治区在相关前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西藏薪柴能源替代战略,规划投资五十二亿元,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住房、用能、粪便处理等综合协调的新居住结构。(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