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七日电 题:重启黄金周莫若切实保障休息权
本社评论员 翁阳
数周来,自全国两会爆出的“恢复五一长假”话题,一直撩拨着中国社会的舆论神经。
二十六日,中央政府以严厉口吻明确表态: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定节假日,不得擅自调休。这使得此前某省刚刚宣布的“曲线”重启黄金周,以及不少“摩拳擦掌”的地方政府颇有几分尴尬。
面对当前并不乐观的经济形势,高举“促旅游、拉消费、扩内需”大旗,同时拥有近九成网民支持的恢复长假何以遭到中央坚决否定?分析考量,原因不外有三:
首先,“黄金周”成色几何尚待深察。有学者以历年相关数据说话,指出“黄金”二字或空为幻觉。
其次,中国去年方才对全国节假日作出新的安排,若一年后便“朝令夕改”,其严肃性便大打折扣。
第三,一旦各地出现放假长短之参差,其负面影响恐波及政府公务、生产经营之统一乃至百姓情绪。
另一值得深思的现象是,经过充分酝酿并广泛征求意见的节假日新决定,在去年还赢得广大民众支持,今年却来了个民意颠倒。
每年五一长假期间的交通运能紧张与景点拥挤不堪甚至趁机“宰客”,为外出旅游者诟病已久。但问题在于,中国现实中的无薪加班远比带薪休假普遍,宪法和相关法律皆难以保障民众的合理休息权。
“有假总比没假好,多放总比少放好”、“不旅游呆家里也好,不休白不休”,由此成为民众内心的潜台词,毕竟无论机关、事业单位乃至企业通常对国家法定节假日心存敬畏,不敢“乱来”。
在保增长、扩内需的背景下,各地试验名目繁多的消费券等举措,中央政府并未喊停;而恢复五一黄金周的相关事宜,智囊和相关地方政府也跃跃欲试,认为是刺激内需的招数。问题是公共假日毕竟不同于旅游、教育之类的消费券,可以由各地自行作出决定。
毋庸置疑,百姓需要的是合理的劳动薪资与休息权利,努力解决好该诉求的意义,远较恢复“五一”长假为大,而不断鼓起来的荷包与灵活掌控的出游时间,方是判断未来中国旅游消费是否升级的真正标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