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京报集团、北京晚报共同推出2009年3月度“舆情分析报告”。本期报告对2009年1--2月份网络舆情进行统计,提出产生网络舆情热点的事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政府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
政府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一旦出现就会马上成为全国社会热点。无论是早年的孙志刚案,最近的“正龙拍虎”、“天价烟”事件,还是近期的肇庆端州区公款旅游等,由于网络的普及,我们的政府和官员的所有行为已经“一览无余”的暴露在每一个网民面前。
二、涉及司法系统、城管队伍等
这类事件近几年比例较高,主要涉及到公、检、法、城管等政府部门,中央已经意识到这类问题的严重性,近期开展的全国县处级3000多名公安局长集中进京培训,可以看出中央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视和决心。
三、涉及部分政府部门、央企
该类事件主要涉及到和民众民生密切相关的相关部门和央企,如铁道部、国家电网、电信服务部门、中央电视台等,如火车站集中出票视频、3G频段的分配、央视新台址大火等事件。
四、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
这类事件涉及民生问题,如房价过高、费改税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医疗保险改革、高考改革等等,这些涉及到全国又和民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民生事件很容易引起网民的参与而成为舆论热点。
五、涉及社会分配、贫富分化
虽然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对社会利益分配的不适感是有所增强的,如国泰君安天价薪酬、高管降薪等问题。
六、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
中国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引起了中华民族久违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这种民族自豪感是强烈而不容侵犯的,一旦发生危机国家利益和民族自豪感的事件网民会应激性地做出反应,如家乐福事件等。
七、 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
主要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巴以等国家和地区,如奥巴马就职、巴以加沙冲突等。
八、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
这类事件必须是涉及主角影响力够大、事件本身冲突性和反常性够强烈,如“艳照门”、“小沈阳”等。
报告在对这些事件的分类基础上,还指出有些舆情热点之所以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很广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舆情事件中有些易于被人们接受的表达和话语体系,比如那些成为社会记忆的事件,“俯卧撑”、“打酱油”等,从流行语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流行语反映出社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