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1日,四川汶川,络绎不绝的游人来到5.12大地震震中映秀镇参观凭吊。据悉,映秀镇灾后重建规划已经初步完成,相关的建设正逐步展开。重新规划的映秀,抗震设防裂度为8度,主要建筑物都较地震断裂带退后200到300米。而自春节以来,每天来映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震中映秀”也正是映秀经济重新复苏的品牌。在路口立起的映秀新镇规划设计图上,可以看到震中遗址、地震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商业区等多个待建项目。 中新社发 邱海鹰 摄
灾后重建中的四川映秀(摄于2009年1月29日)。背景资料: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随后几天多次发生强烈余震。映秀镇是地震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已面目全非,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11月19日,映秀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评审会在成都举行。经认真设计评审,在汶川大地震中几成平地的映秀镇,将以“天使之城”的形象重生。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中新社映秀三月十一日电 (霍潺)正在此间召开的“汶川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设计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上,“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市设计成果首次向公众亮相,征求专家意见。
由同济大学设计院与东莞设计院共同设计规划的映秀镇重建方案,将城市设计理念定为“重建和谐共生,弘扬映秀精神”。该方案将映秀镇城市设计定位为:将映秀建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典范、“五·一二”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川西北羌藏特色名镇。
由于映秀镇位于沿岷江城镇发展轴和东西向的生态旅游发展轴的交汇点,是“五·一二”特大地震震中所在地,地震断裂带穿越中心镇区,因此,该方案将城镇发展和地震纪念作为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必须考虑的两项重要内容。
据了解,该设计结合高山河谷地形,将映秀城镇生活功能沿岷江布局,形成城市生活发展带,连接映秀小学遗址,汶川“五·一二”地震抗震纪念馆、地震震中遗址纪念园等形成地震遗址纪念带;沿映秀大道,构筑精神传承轴,该轴是联系山水,纪念与生活的功能和景观联系轴,自西向东,分别体现抗震救灾,守望相助的大爱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重生精神;沿渔子溪构建重生发展轴,反映新旧建设区的过渡,体现了城镇从旧到新的重生历程,设计打造地震纪念旅游中心和城镇生活服务中心,分别成为纪念和生活两个体系的核心。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尹稚建议,外来的设计院应配一个当地的专家顾问,以对映秀当地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有更好的把握,此外,在设计手法和定位上还应考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