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报告八提信心 文风朴实感性词句赢得掌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温家宝报告八提信心 文风朴实感性词句赢得掌声
2009年03月05日 12: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5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唐伟杰)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今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约两万字的工作报告,分为2008年工作回顾、2009年工作总体部署、2009年主要任务三大部分。在约两个小时内,温家宝八次使用“信心”一词,凸显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信心”。报告文风朴实通俗,感性词句不断出现,赢得掌声。

  八提“信心”

  “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去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总理温家宝的这句话后来被不断广泛引用。在金融危机下所作的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信心”也是一个高频词。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在部署2009年工作部分甫一开篇,温家宝就如是强调。

  温家宝说,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他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接着温家宝又用八个“来自”阐释了“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据统计,“信心”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八次:

  ——在谈到去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时,温家宝指出,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提到房地产时,温家宝说,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

  ——在说到政府履行职能时,温家宝连用三个“信心”,他说,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最后,温家宝以“坚定必胜信心”结束全文,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感性词句赢得掌声

  “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日前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的话语出现在今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类似这种感性、直白的词句在报告中并不鲜见,赢得全场掌声。

  “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温家宝在阐述中国今年经济发展“保八”的目标时如是表示。他在报告中指出,提出8%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谈到促进教育公平时,温家宝此话掷地有声。他指出,2009年要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争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

  “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今年中国要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温家宝在谈到此时,有力地说出上述话语,引发全场热烈鼓掌。

  “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他强调,今年要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

  “我们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人民,必须对人民负责。”。

  温家宝指出,政府投资必须用在应对危机最关键的地方,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所有工程建设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他强调。

  “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温家宝说,今年政府投资力度大、新上项目多,要确保监管到位,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绝不允许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