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会峰头急转,中国人蔡铭超拍得圆明园鼠兔首,却抱定一条心:我不会付款,硬要将此次拍卖弄流产。
蔡铭超的“义举”令很多国人欢欣鼓舞,手舞足蹈。不过细想,只是一种以小人之道还治小人之身的行为——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这种公然的耍懒行为,只会破坏社会信任机制,损人不利己,在文明社会,永远难以为自己、为国家、为民族赢得尊严,不过是让公众吸了一口爱国的精神大麻罢了。
在“义举”式的“深度炒作”之中,文物可能会“身价暴涨”。就算这次拍卖流产,也达到了古董商人们所期望的——利用中国人的爱国心,完成一次成功的商业炒作,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损失,白进了一笔保证金,还给了别人一个法律上、商业上制裁的机会。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如若不是中国人把这几个“水龙头”跟皇帝老爷扯在一起,如若不是跟一段屈辱的历史牵扯在一起,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会闹得全球风雨吗?会拍出人民币2.8亿元的天价吗?
不可能!因为是皇帝老爷用过的,成了“国宝”,因为跟一段屈辱的历史牵在一起,就有民族情感在里面。即,这不仅是一件国宝,而且倾注了无限的民族情感。国宝已价值连城,民族感情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别说区区两个多亿,就是拿一座城池去交换,也值得,对吧?
王婆卖瓜还知道自卖自夸呢,古董商人更懂得如何引爆人们的购买欲——你们不是很爱国很讲民族情感吗?爱国就拿出你们的行动来吧,讲感情就把你们的“国宝”买回去吧。
因此,最好是把中国的“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的爱国热情调动起来——关键时刻,卖家自己也火上浇油:我并不打算送中国人礼物。但是如果他们把人权……我就会把两件古董送给中国。如此,把拍卖品炒得越火热,价钱就会被抬得越高。于是,一个奢靡的皇帝请外国人设计制造的“水龙头”(有专家说,真正价值也就是几十万元而已)竟能拍出天价。
不管这次拍卖成功与否,古董商人都已经看得明明白白:天底下还真有一群把“爱国主义”看得比吃饭、上学、就业、看病、养老还重要的人。
记得在前两年讨论圆明园要不要复建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圆明园是封建帝王的“享乐工程”,修建圆明园那150年,恰恰是西方文艺复兴、工业化、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大步前进的时期。横向比较,大清帝王沉浸陶醉在“盛世”之中时,中国正一步步落后于世界。透视历史深处,纵观中西发展,圆明园在修建之初,似乎已经注定了最终会沦为一片废墟。
当我们把废墟上的几个“水龙头”视为至宝,并且对它的流失生出那么深的屈辱和仇恨心理时,不过是认可了帝王生活骄奢淫逸,用度极尽奇巧,将自身所受的屈辱全部怪罪于列强头上而非帝王身上。似乎忘却了一点,中国之所以被列强侵略,根本上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专制两种制度碰撞时,愚蠢无能的后者只有丢盔弃甲。这个制度连自己的人民都保护不了,更不要说保护几个“水龙头”。
假设我们把几个“水龙头”买回来,那段屈辱的历史就能修补好?或者说,被现在修补的历史还是历史的原貌吗?一个文物,哪怕是多么恢宏的工程,多么精美的物件,如若不能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反而充满了耻辱和痛苦,我只能将这个文物视为苦难的展品。我不明白这样的文物为何被冠为“民族的象征”、“国家的标记”,还把它拿来跟每个人的尊严贴在一起。一个国家或民族创造的真正体现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物质或文化瑰宝,无论放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会为世人所铭记与景仰,并不会因为把它买回来,别人的尊敬就多一点。
我们固然要主张流失文物的主权回归,如若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走不通,千万别捧着破碗去镶金牙,谁爱买谁买去。处在历史的链条中,我们要无愧于将来,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就要让自己的社会制度真正优秀起来,让人民生活富足、自由而有尊严,不受内外的凌辱,而不是拿紧缺的钱去填一个历史的粪坑。(廖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