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晚报上有两条消息比较引人注目。一条是中办、国办近日发出通知,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一条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发言人赵启正表示,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将力求节俭和环保,提高会议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委员们下榻的宾馆,均未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
笔者注意到,一段时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节俭”一词已成为“习惯性”用语和许多人的自觉行动。但如果仅仅把“节俭”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手段,笔者以为还远远不够。因为即使没有金融危机影响,勤俭节约的习惯和作风也应该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常态,这一点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尤为重要。
为什么要这么讲,是因为政府支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成本。所以,政府在安排支出时,必须考虑集中财力的社会承受能力和政府支出的效益。政府支出的任何失控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恶果。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但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小康。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财富,任何一项辉煌的数字,只要涉及“人均”,在世界上就仍然排名后列。但是许多人,特别是一些手握职权的人却好像看不到这一点,过紧日子的观念逐渐淡化,甚至认为勤俭节约是不合时宜的落后观念。比如说,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头脑发热,忽视客观规律,超越经济发展阶段,提出不切实际的城市发展目标,竞相建造豪华办公楼、城市广场、主题公园、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大学城等等。但一个地方的财力是有限的,结果只能是地方政府负债累累,经费短缺,甚至到了要靠乱收费、乱罚款来保证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至于一些官员花天酒地,奢靡腐化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再想一想温总理下基层考察时,所倡导的“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的要求,除了感动,还有更复杂的感情在里面。
未来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只取决于创造财富的能力,更要看谁消耗的更少,看谁能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多的财富。希望在走出金融危机之后,节俭能成为生活中,特别是政府生活中的常态,而不是挥挥手说再见。(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