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花再次飘落在湖北随州的土地上时,熊振林戴着脚镣手铐,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死刑还是“大赦”。
2月27日,由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姚志明、审判员冷汉君、吴学义组成的合议庭,对熊振林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二审公开审理。
一个多月前,同样是个雪夜,熊振林在连杀8人后仓皇出逃。
2月9日,熊振林杀人案在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次公开审理,法官当庭宣判熊振林故意杀人罪成立,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月12日,熊振林不服一审判决递交书面上诉状,恳求政府“特赦”。
一如一审的情形,二审时,熊振林要求法庭为其进行精神鉴定。
“熊振林称自己有精神病,只是一种保命的借口。”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库成员、武汉大学心理学教授戴正清认为,熊振林是人格偏差,尽管这与精神病并无严格区分,但他不能算作可免予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
戴正清说,面临感情和事业两大挫折时,有健全人格的人,用健康、理性的思维或许可以应对,但对熊振林这种人格不健全的人来说,就极易诱发极端事件。
心理失衡是引发暴力犯罪、高智商犯罪、缠访、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戴正清告诉记者,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导致人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管是下岗职工还是在岗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随着心理压力的增大,各种欲望也随之出现,当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出现了心理失衡。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心理极度压抑的状态,就会诱发爆发性犯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江皓说,这就好比我们给自行车胎打气,如果车胎上面没有一点儿砂眼,而你又不断地打气,车胎就会因承受不了压力而爆胎。
“这两年,许多高层管理机构不断聘请心理学家作心理咨询辅导,许多高级白领甚至官员倾诉说,自己恨不得想杀人,潜意识里不就是一个个‘熊振林’吗?”戴正清说,心理失衡是诱发暴力犯罪、高智商犯罪、缠访、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致使悲剧一再上演。
心理问题是犯罪结构的关键环节,打破这个环节,就有可能从源头上预防犯罪
“很多犯罪行为看起来是偶然的,其实背后都有一个犯罪结构,这是长期形成的必然结果。”吴江皓对记者说,犯罪结构包括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个人能力、犯罪动机、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意识和意志力。
吴江皓以熊振林案为例分析说,熊振林属于不健全人格,这就决定他在意识层面,也就是人生观、法制观都会出现偏差;他身强力壮,有进行暴力犯罪的可能;感情、事业遇到挫折,对社会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产生报复社会的犯罪动机;同时,他所处的环境能够为他提供斧头、鱼叉等作案工具。这些条件都满足,他的犯罪结构已经形成了,所以熊振林杀人是必然的。
“但是犯罪结构是可以破坏的,打破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我们就有可能制止犯罪。”吴江皓说,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其性格特点和意识的影响,也就是心理预防层面的问题。当一个人存在心理缺陷时,肯定会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如果我们能多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现心理问题时及时进行疏导,就有可能打破这个环节,破坏犯罪结构,从根本上预防犯罪。
“我们目前预防犯罪的主要手段,是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街道综治办主任肖建勇告诉记者,他们调处矛盾纠纷,一般是就矛盾本身进行入情入理的化解,还没有从居民心理的层面去发现问题。
“从心理层面出发,毕竟太专业了,在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上,我们暂时还不能实现。”肖建勇认为,化解心理问题,对综治维稳工作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加强“三防”建设的基础上,建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可以更加主动地预防犯罪
戴正清告诉记者,目前,司法机关已经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对预防犯罪的作用,但是,大家缺乏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知识。这与我国心理卫生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群众的心理卫生意识基本上没有、心理咨询机构零零星星、没有全国性的精神卫生立法,这就是目前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戴正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必须从基层开始。在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联、信访等基层组织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具备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这样一来,他们在调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或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发现哪些人存在心理失衡的情况,并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就有可能遏止犯罪的苗头。
“如果在熊振林居住地的基层组织中,有那么一两位懂心理学知识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或许悲剧就不会出现。”戴正清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做一个课题,就是“源头维稳心理疏导体系的建构”。(记者 胡新桥 见习记者 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