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两会民生热点:就业、收入差距等受关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聚焦全国两会民生热点:就业、收入差距等受关注
2009年02月27日 09:42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全国“两会”网络提案大征集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老百姓十分关心,企盼很多,特别是有关民生问题,希望“两会”予以关注和解答。

  一 就业:新形势,老问题

  北京读者刘思齐来信说:“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上的学校还算不错,按往年的经验,找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可现在都过了春节了,面试通知却没有收到几个,心里特别着急。现在,每个招聘会我都尽量参加,有时还得跑到外地,希望我的努力能换来一份好工作。”

  的确,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这其中,大学生和农民工是受冲击最大的两个群体。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帮助寻找就业门路,鼓励自主创业,开展技能培训等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然而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相反,当前的困难形势凸显出长期存在的问题。

  甘肃读者张闯说:“我是一名农村学生,找工作对我来说就更加难了。我周围发生的一些事,让我觉得,就业难这种情况,只存在于没钱、没权、没关系的家庭,因为我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哪个官员的子女或哪个有钱人的子女没找上工作!”

  山西读者抱怨道:“想要自己创业,可资金是个问题,银行贷款难,没关系根本贷不到。”

  重庆读者说:“大家为什么挤破脑袋要考公务员、要进国企、要到大城市?为什么不愿意到人才紧缺的基层去、农村去?光讲奉献不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好一点。如果基层、中小企业的条件有改善,我想不用号召,大家也会去。”

  来信来电中,读者表达了对中央关注就业的感激之情,希望一些好政策、好措施在落实的过程中不要走了样,更期盼当前就业困难暴露出来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能得到重视,从根本上为就业、创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 教育:免费之后,任务仍然艰巨

  近年来,国家逐步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于这一政策,读者来信给予很高评价。成绩应该肯定,但同时还要向前看。免费之后,教育领域的新老问题还有不少,任务仍然艰巨。

  河南读者韩进来信说,公立学校免费之后,老百姓得到了很大实惠。“可是,私立学校的高薪也拉走了许多优秀教师,使公立学校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许多农村公立学校名存实亡。学生无奈只能转学到私立学校,缴纳更加高昂的学费。”

  湖南读者罗理力说:“教育界流行一句玩笑话: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玩笑归玩笑,但也反映出一些实际情况。由于农村小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很难留住青年教师,尤其在许多村小,基本上都是‘民转公’的老年教师。因为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紧,许多老教师一人包一个班,教学总感到力不从心,加之知识结构相对老化,对英语教学更是无从下手。”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许多读者的来信都沉痛提及,而在城市,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导致择校风屡禁不止,变成公开的秘密。

  重庆教师田意献来信说:“一学年即将结束时,我总会看到一些并不富裕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毕业后能进一所重点学校而忙碌:找关系、托人情、积极筹备‘赞助费’……一位家长心有余悸地对我说:‘想去的实在太多了!我为孩子能进重点学校,托人找关系,还提前交了2.5万元的赞助费。如果交迟了或没有关系的话,就是抱着钱也进不了大门。’”

  三 医疗:冀望医改解民忧

  看病难、看病贵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全国老百姓的身上。江西读者彭润英来信说:“去年2月初,我老公查出得了皮炎癌,在上饶治疗花了七八万元,把家里的积蓄都用光了。医生说,得了这病不能操心,不能心烦气躁,可治病吃药都得花钱,这让我们如何不着急?”

  即使不得大病,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也可能花上数百元。重庆读者秦定云认为,医院自定药价,药价混乱虚高,是看病贵的直接原因。“一般卫生院都是开单提成,以药养医,出售药品的利润在50%以上”。

  医院的企业化运作,导致了医疗机构的两极分化。部分大中型医院不断积累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而广大基层卫生机构则资金短缺,难以为继。

  江西读者李诗彪来信沉痛地指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村级卫生所是最基层的医疗机构,也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医院。村级医务人员用简单、实用、廉价的治疗技术解除了广大农民的病痛。然而,他们的工作待遇却不容乐观——没有财政补贴,没有养老保障,相当一部分人平均月工资不足600元。如今,村级卫生队伍的补充存在不小的困难,有不少村级卫生所已经关门停办。”

  问题的关键在于投入太少。即将推出的医改新方案,重申了政府职责,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医疗服务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让人充满期待。安徽读者魏成全说:“国家计划投入8500亿元进行医改,让我们看到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希望。”

  与此同时,不少人也表达了对政策落实的担忧,呼吁加强监管。重庆有位农村读者来信说:“到医院看病,接诊医生总是先问是否参加了‘新农合’。参加了的和没参加的,医治方法、检查程序、开的处方和用的药都不同。看同一个病,参加‘新农合’的花费要比没参加的高许多。”

  四 收入差距:期待合理公平

  广西读者来信说:“我们企业退休职工的工资太低了,每月只有750元,今年国家给长了80元,吃饭都紧巴巴的,还要供小孩读大学。我很迷茫,不知日子该咋过。太难了!给我们提高一点工资吧!”

  辽宁省盘锦市某农村学校的一名公办教师说:“农村教师10年教龄的工资约1400元/月,每月还要从工资中扣大约7%的养老保险和1%的失业保险,还有2%的医疗保险,农村教师也没有住房公积金等,生活费所剩不多。”

  与此同时,一些国企高管的工资却高得惊人。河北一名企业职工来信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现在企业领导和普通职工的工资差距,何止十几倍,几十倍、上百倍都有,太不合理了!”

  而在各个行业之间,垄断行业的工资又明显过高。福建读者陈志强来信说:“尽管已经采取了措施,但垄断行业工资收入水平依然过高,与其他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政府应该高度关注。”

  另外,一些企业正式工、临时工、农民工的收入差距极大,虽然干同样的工作,却得不到同样的工资和待遇。湖南读者李小华来信说:“我是一家大国企的临时工,平时脏活累活干得最多,但拿的工资却与正式职工没法比。不是讲‘同工同酬’吗?为什么不实行?”

  江西读者李芬说出了她的期盼:“工资制度需要改革,现在有关部门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我希望能够公平、合理地取得收入,尤其要杜绝以权谋私、官商勾结等不良现象。现在社会上有仇富心理,有不满情绪,主要也是眼见耳闻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太多。只有好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会。”

  五 食品安全:应有长效机制

  近年来,食品安全是个大问题。什么“苏丹红”、“劣质奶粉”、“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层出不穷,让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安徽读者李泽芳来信说:“今年食品安全问题,能不能让我们放心,这是我关注的,老百姓不需要那么多宏伟的口号,只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脚踏实地地管好奶粉、面粉、大米等等食品。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广西读者洪亮反映:“现在农村小学附近小摊小贩云集,出售的全部是劣质的小食品,无生产厂家、无检测结果、无成分说明,包装极其简陋,一般都是个体或者私营小厂暗地生产的。这些低劣食品在学校很畅销,严重残害了孩子们的身体,真该好好管管了!”

  还有的读者来信说:“现在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广告严重浮夸,尤为严重的是电视直销广告和医疗广告,简直就是黑心广告,希望引起高度关注,如果继续放任的话,说不定哪天又会出现一个震惊国内外的事件!”

  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读者来信指出,以往哪种食品出了问题,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内蒙古读者赵四平认为,首先监管机构不要太多,什么工商、质监、农业、卫生都在管但又管不好,俗话说,和尚多了没水吃。主管部门要明确,责任要到位,绝不能挂虚名、踢皮球。其次处罚一定要重,让违法者真正有所顾忌。对做不良广告宣传的媒体和代言名人也要严厉处理,同时追究监管部门的责任。

  编后:广大读者反映的问题是沉重的,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期待是真挚的。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举措,加大力度破解这些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以积极作为回应百姓热盼!(记者 郭鸿印 高远至)

相关报道:调查:超半数网民关注"两会"反腐和收入分配话题

          两会前瞻: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关键是控制公共权力

          两会前瞻:“迟到的变革”将开启中国教育新局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娉曞緥澹版槑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涓柊绀惧拰涓柊缃戣鐐广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