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9年2月26日
2009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己糟糕的人权纪录只字不提。为了让世界人民全面了解美国人权的实际状况,敦促美国反思其不当作为,我们特发表《200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一、关于生命和人身安全
美国暴力犯罪严重,危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8年公布的报告,2007年,全美共发生约140万起暴力犯罪,17000多起谋杀案(注1),980万起财产犯罪案件。(注2)其中,抢劫案445125件,比过去5年上升了7.5%。(注3)在人口10万以下5万以上的城市中,谋杀案比2006年上升3.7%。(注4)在人口3万以下1万以上的城市中,暴力犯罪比2006年上升了2.4%。(注5)美国12岁以上公民共经历2300万起暴力和盗窃犯罪,其中暴力犯罪的发生率达每千人20.7起,财产犯罪达每千家庭146.5起。(注6)据统计,在美国暴力和杀人率较高的城市中,新奥尔良每10万居民中的谋杀案为95起,巴尔的摩45起,底特律44起,路易斯40起,费城27.8起,休斯敦16.2起,达拉斯16.1起。(注7)在美国,平均每31分钟发生一起谋杀案,每5.8分钟发生一起强奸案,每14.5秒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注8)
美国枪支泛滥成灾。《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08年6月27日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裁决,明确个人有权持有和使用枪支。据统计,美国约有2亿支私人枪支,其中包括6000万至6500万支手枪。有48个州规定公民有权携带枪支,(注9)其中35个州不经过任何背景审查就可以购得枪支。(注10)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枪支商店,仅11月5日当天就售出了70支枪。(注11)费城、洛杉矶、旧金山等20多个机场允许有枪支许可的人携带枪支到安检口。(注12)在得克萨斯州北部的学校,校方允许教师携带枪支到校。(注13)《华盛顿邮报》2008年12月5日报道,2007年,西弗吉尼亚、密西西比、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等10个州提供了其他各州涉枪案件中被缴获枪支的57%。枪支出口率最高的10个州比最低的10个州的枪杀案高出近60%。
枪杀事件频发,威胁公民的生命安全。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08年10月3日统计,有135万名美国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遭遇过一次武器威胁或被打伤。(注14)哈佛大学在2006年一项对1200名学生的调查表明,20%的学生曾亲眼目睹过枪击事件,40%的学生认为得到一支枪非常容易,28%的学生表示在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时没有安全感。芝加哥公立学校在2007至2008学年,有34名学生遇害身亡。(注15) 2008年2月7日起一周之内,美国连续发生7起枪杀事件,导致23人死亡,几十人受伤;3月27日,佐治亚州和肯塔基州共有5人被枪杀(注16);4月18日晚上2小时内,芝加哥市就发生了9起枪击事件;(注17)11月,巴尔的摩市遭遇了31起枪击案。(注18)12月24日圣诞夜,洛杉矶一名男子装扮成圣诞老人袭击了其前岳父母的住宅,他向屋内正在进行圣诞平安夜聚会的人群开枪,当场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另有3人失踪。(注19)
二、关于公民和政治权利
在美国,公民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据《华盛顿邮报》网站2008年4月4日报道,一项已运用的新监视技术“深度包检测”能够记录用户访问的每一个网页、发出的每一封邮件和进行的每一次搜索。据统计,美国至少有10万名网络用户被跟踪,服务商曾对多达10%的美国网络用户进行过测试。(注20)美国联邦调查局参与了美国政府在国内开展的非法监视活动,通过非正当方式获得成千上万人的电话记录、银行账户及其他个人信息。《西雅图时报》2008年7月15日报道,白宫7月10日签署的新版窃听法是“对美国公民的安全至关重要的标志性立法”。这一法律按照行政当局的要求给予参与窃听项目的电信公司以法律豁免权,同时授权行政当局可以为了反恐需要对通信方在美国境外的国际间通信进行未经法庭允许的窃听活动。美国国土安全部2008年7月宣布,作为过境搜查政策的组成部分,联邦官员可以在旅客没做出任何错事的情况下,把旅客的手提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无限期地带离现场。(注21)《纽约时报》2008年12月8日报道,调查发现美国政府在审理涉嫌参与恐怖袭击被捕入狱的北弗吉尼亚学者阿里·提米米案时,刻意隐瞒了通过对嫌疑人实施非法监听获得的资料,这些资料有可能会成为证明美国政府的监听行为损害公民权利的证据。
警察滥施暴力,侵犯公民权利。据《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6月25日报道,芝加哥市6月的两周内就发生8起警察枪击事件,其中5起致命。如在6月22日,39岁的清洁工沙佩尔·特雪尔在公寓楼道内被警察打死。(注22)6月24日,芝加哥18岁的路易斯·科隆在餐馆和朋友聚餐时,受到便衣警察例行盘查,科隆因害怕而逃跑,被警察击毙。(注23)8月2日清晨,20岁的达里尔·巴特尔在纽约布鲁克林公寓中被警察打死。10月15日,3名警察在纽约布鲁克林地铁站逮捕迈克尔·米尼奥时,对其进行鸡奸,把警棍捅入其肛门造成体内受伤。(注24)11月13日,在纽约科尼艾兰教堂外的停车场,吉尔伯托·布兰可因向警方挥舞折叠椅,被女警察击毙。(注25)
(注1)《华盛顿时报》,2008年6月10日。
(注2)《世界日报》,2008年9月16日。
(注3)《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6日。
(注4)《华盛顿时报》,2008年6月10日。
(注5)《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6日。
(注6) Criminal Victimization 2007,U.S. Department of Justice,in:www.ojp.usdoj.gov.
(注7) Crime down in U.S. and Phila:but the decline in violent crime here still left the city with the highest numbers among the 10 biggest cities,in:www.lexisnexis.com.
(注8)《华盛顿邮报》,2008年9月16日。
(注9)《侨报》,2008年10月16日。
(注10) 合众国际社,2008年10月3日。
(注11) In:www.usqiaobao.com.
(注12)《侨报》,2008年10月16日。
(注13)《纽约时报》,2008年8月29日。
(注14) 合众国际社,2008年10月3日。
(注15)《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4月2日。
(注16) 美联社,2008年3月27日。
(注17)《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4月21日。
(注18)《巴尔的摩太阳报》,2008年12月2日。
(注19) Other recent mass slayings in social,in:www.nbclosangeles.com.
(注20) 《华盛顿邮报》,2008年4月4日。
(注21) 《华盛顿邮报》,2008年8月1日。
(注22) 《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6月23日。
(注23) 《芝加哥论坛报》,2008年6月25日。
(注24) 《纽约时报》,2008年12月10日。
(注25) 《纽约时报》,2008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