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曾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根据国际一般情况,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一般占总薪酬收入的70%~80%左右,津贴约占20%~30%左右,但在我国有的地区和单位,地方和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超过基本工资。只晒工资、不晒收入,难免有“遗珠之憾”。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国明,4578.27元;市政协主席王太峰,4725.81元;市常务副市长霍金花,4017.69元。”在河南省焦作市财政信息服务大厅的查询机上,市领导们2008年12月的工资赫然在目。在许多地方对于政府官员的薪酬讳莫如深的时候,焦作市却将这些公布于众,任何一个普通市民都可以随意查询。(2月20日《瞭望东方周刊》)
晾晒领导工资,应该不是新闻,尤其在政府信息公开日益深入人心的现实语境中,官员工资渐趋走向透明,这从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可察觉一二,比如,两年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在回答市民提问“能不能现场跟我们晒一下工资?”时,就曾坦言,现在深圳公务员工资都是货币化,没有其他补贴,且公务员工资也是公开,可以在相关部门查到。去年3月,海南省定安县委书记主动晒工资,“2000年我刚来定安时的工资是六百元,现在是两三千元”。至于新疆阿勒泰的官员财产公开则更进一步。
这一次,焦作市将晾晒官员工资制度化,较之官员工资隐秘化,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同时,这种制度化安排还应该更进一步,即不止晾晒官员工资,还应该晾晒官员的收入。有网友称,阳光收入是公开的,随时可查询到;但是非阳光的收入就不公开了,一般人查询不到。还有不少网友满怀狐疑,认为光靠这些固定的工资,领导怎么可能够用的?比如有的领导喜欢抽名烟,如果靠工资显然难以为继。诚然,如果不把官员的所有收入公开,就无法消弭网友的疑惑;如果止步于晾晒工资,就无法真正洞悉官员的财产状况。此前,阿勒泰的官员财产公开之所以受到舆论诟病,正在于其公开并不彻底,许多隐性的收入并未开诚布公,因此被论者哂为“廉洁公示”,如此一来既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背离,也透支了公众的期待和信任。
因此,官员既要晒工资,更要晒财产。如此,方能真正取信于民。众所周知,在一些地方,官员的工资基本不动,他们的收入来源渠道众多,既有名正言顺的各种福利、合法性补贴,也有一些灰色收入甚至不法收入。中青报曾提供这样一组数据:根据国际一般情况,公务员的工资收入一般占总薪酬收入的70%~80%左右,津贴约占20%~30%左右,但在我国有的地区和单位,地方和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超过基本工资。只晒工资、不晒收入,难免有“遗珠之憾”。
曾有全国人大代表称,“我国公务员无须申报家庭财产和收入,是一个很大的法律缺口。中国官员的不当获利在法律上就要比其他国家的官员宽松,这会纵容贪赃枉法风气盛行。”因此,笔者更愿意看到焦作市从晾晒领导工资走向晾晒领导收入和财产,并且能加以制度化,将这一制度推而广之。(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