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接受羊城晚报专访的时候,库恩博士似乎迫不及待地要与我们分享他的故事。正如他在新书《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封面上所提的,他有着一个又一个“美国人眼中改革开放的真实故事”。
在库恩上百次拜访中国行程中,广东属于甚少到达的地方,他坦言:“现在,正是广东开展产业升级、实行胡锦涛主席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三种趋势交汇的时刻,选择这个时刻来到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地广东,有助于我更深入彻底地了解中国的发展。”
中国,是它选择了我
新作的分量,从正文后附的致谢名单中就能看出来
“真实”,是库恩说得最多的词。眼前这个戴着哈利·波特式眼镜、清瘦而文质彬彬的美国犹太人,总是会让人想起他那一堆头衔:科学家、慈善家、私人投资家、学者等等。
而这其中,又以“作家”头衔最具光环———四年前,一部《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技惊四座;重新走入中国大众视野,是因为他的又一部新作品《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这本书的分量从正文后附的致谢名单中就能看出来: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李源潮、张高丽、王沪宁……逾300人,光省部级官员就有100位以上。
说起中国30年来的历史变迁,库恩如数家珍。这个不一定能说清“筷子”、“饺子”的美国人,却能用普通话流利地说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我是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的人,我最大的热情在于了解事情和它们的运行规律。”库恩的职业是投资银行,他打趣地说,政治和经济对于他而言,都是要了解其中的规律和内在关系,“科学与投资银行是我的选择,但是,中国,是它选择了我。”
20年前一次因缘际会,库恩在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邀请下来到了中国,“我被这里的人们吸引了”,在他的眼中,这里是一个充满着活力、创造性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正以巨大的热情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我很好奇为什么会这样。而就在了解的过程中,通往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库恩记忆依然清晰,“我发现世界并不了解中国,而我了解得越多,便有越来越多的故事想要告诉世界。”
被比成斯诺,我很吃惊
要把中国的领导人还原成鲜活的、真实的领导者
库恩的全名叫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当《江泽民传》出来之后,很多媒体都称呼他为“当代斯诺”。每每谈到这里,他总是很认真地解释:“一开始人们把我比喻成斯诺,我很吃惊。因为,斯诺在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含义。”
库恩很直率地说,斯诺在美国是挨批评的,大家觉得他被利用了,而在中国,却是赞扬的意思。“在我看来,美国人对他的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我认为他是一个有贡献的人,”他强调,“我不会把自己比作斯诺或者其他的名人,我就是我,我写的故事,是真实的故事,我要把发生在中国的一切,介绍到西方国家去,我喜欢充当中西交流的桥梁。”他微笑地补充:“当然,当我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的时候,我会感到很满足。”
库恩的采访,跟西方不少记者、媒体的采访方向似乎有些不一样。“我早期向社会介绍中国的项目,也是关注老百姓、基层人民的,包括农民、进城务工妇女、学生等等,但是后来我发现,西方的媒体一直只写百姓,对中国的领导人根本不了解,甚至非常怀疑。这时候,我意识到,我可以做一些事情,写一些独特的故事,描绘真实的领导者和他们真实的形象。”这也就是库恩着手写《江泽民传》的原因之一,这本书成功之后,他却表示:“我不仅要了解江泽民,还有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以及下一代领导人的思想、观点。我要把这些人还原成鲜活的、真实的、而不是僵化的领导,这样将有助于消除西方人的中国威胁论。”
是第一站 也是最长一站
称赞广东变得有序、成熟以及具有战略眼光
从前天抵达广州,库恩的行程表就排得满满的:昨天一大早,便接触了粤电、广汽有关负责人,匆匆午饭之后赶去南沙港、龙穴造船基地,还抽空参观了南沙的湿地公园。“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锋,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已经对北京、上海很熟悉的库恩特意将本次调研的第一站放在了广东,“我将花一周的时间在这里,除了广州之外,还将去东莞、深圳、珠海等地方,是这次调研时间最长的一站。”
对于广东的印象,库恩坦言:“我大概在1994年、1995年第一次来,那时候,广东是一个充满活力、能量,但是有些混乱的地方,因为那还是广东的改革开放初期;现在变化非常大,这里变得有序、成熟以及具有战略眼光了。”在库恩的眼里,广东是他了解中国改革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页。他分析指出:“第一代广东人是建造者,第二代,就是现在的人们,已经充满着战略规划考虑,而将来的广东,将会更成熟、发展水平更高。”